(逻辑存放处,各位领导看个开心就好,请务必不要深究。信女在此祈祷,赏五星好评的领导,今年都能发大财)
1999年 三利镇 利民饭店
“当初我就说,让小南跟玲玲一起读中专,毕业包分配,早工作还能帮衬家里。”
“你看玲玲,在县有线电台工作,体面不说,福利待遇还好。”李大伯声音里透着得意,显然对女儿能去县有线电台这事,十分满意。
李父沉默不语,耷拉个脑袋,一口接着一口的抽烟。
谁能想到,大学生还能不给分配呢!
见弟弟不吱声,李大伯转头又向侄女开炮。
“小南,你也老大不小了,心里有个章程没?”
李小南看着自家大伯年轻了不止二十岁的脸,强忍心中怪异,敷衍道:“爸,大伯,学校里机会还是挺多……”
不等她说完,李大伯用略带讥讽的语气道:“呵呵,学校里的机会,能留给咱们这种泥腿子家庭?”
“老二啊,孩子不懂事,你也跟着胡闹?一个小姑娘,去事业单位稳定,你看玲玲……”
见大伯又要老生常谈,李小南摆手:“大伯,我心里有数。”
李大伯皱眉,这长辈还没说完话呢!
扫了眼自家二弟,见他没什么反应,强忍着不悦,将手里的烟头掐灭。
“小南啊,大伯知道,你念书多、主意大,但工作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马虎。”
李父闻弦知雅意,心里有了计较,直接问:“大哥,你就直说,是不是有办法,给小南弄个编制。”
要知道,他大哥可是农机站站长,在镇子里,大小算个人物,不然能把闺女弄到县里去!
见他上道,李大伯很满意,又从烟盒里抖落出一根,放在嘴边。
李父见状,立即起身,给打上火,谁让咱有求于人呢!
李大伯用力吸了口,边吐着烟圈,边装腔道:“机会呢!确实有一个。“
“县五小有个老师要生孩子,需要人代课,小南学历够,可以先去替课。”
李父皱眉:“替课算啥好工作,人家一回来,哪还有咱的事!”
李大伯瞥了他一眼,不屑道:“哼,你懂什么,那女老师在教育局有关系,坐完月子,就直接调去局里了。”
“咱家小南,先占地方,人家关系一走,我找找人,花点钱,这事不就成了嘛!还能坑我亲侄女?”
“啊?还要花钱啊!”
也不怪李父反应大,这年头,家里供两个孩子念书不容易。
李大伯瞪眼,“你这话说的,别说现在,就咱那时候,找人办事还得送礼呢!”
“现在礼是礼,钱是钱,少一样不成……”
听了半天,李小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哪怕重活一回,该来的,躲不掉。
上一世,也是临近毕业,为了给她弄进学校,家里愣是掏出五千块。
要知道,99年的五千块钱,是她家这小饭店两年的营收。
钱给了,礼送了,课也替了,最后岗位被县里一位领导家的孩子给顶了。
给出的理由简单粗暴,她学的是经济,县里小学要求正经师范毕业。
总之就是鸡飞蛋打。
后来,为了堵她家的嘴,硬是给她塞进了红旗镇小学,离家远不说,地方还偏。
要不是她自己努力,在几年后考上公务员,怕要窝在乡镇一辈子。
重来一回,说啥也不能再花这冤枉钱。
李小南轻咳一声,皮笑肉不笑的开口:“大伯,我是学经济的,当老师不合适吧!您要是真疼我,不如给我也弄有线电视去,跟玲玲姐做伴儿。”
闻言,李父眼睛瞬间亮了,一脸期盼的看向自家大哥。
要知道在99年,互联网还没兴起,家家都看有线电视,正是辉煌的时候。
反倒老师这职业,不如后世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