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提供的生活用品的地方。
三间独立的红砖平房,门口挂着‘军人服务社’的铁皮招牌,字体大很醒目,舒情一眼就看到了。
整体环境整洁特别朴素,墙上贴着宣传标语“为人民服务”、“厉行节约”,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氛围浓郁。
这里东西种类不多,售卖物品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的为主。
柳长荣见舒情打量的时间有些长,以为她又嫌弃上了。
这里地方小东西也不多,但去镇上走过去最起码要两个小时。
舒情是城里人,看惯了城里百货大楼的繁华,瞧不上镇子里的供销社,军用服务社她更是处处都看不上。
自从嫁给了他,舒情就时常抱怨供销社的货品比不上百货大楼,衣服款式也都是老旧过时的,说什么抖抖布都没有……
她买衣服都要专门去市里买。
柳长荣眉头轻蹙,语气平平,
“今天时间来不及,你非要去市里买东西就明天去,钱票都在柜子上的铁盒里,你自己拿。”
听到这话,舒情脑海中的相关记忆被勾起,她没有解释,轻笑着说,
“好,改天有空了你陪我去市里,我们快去买东西吧,等会该热了。”
没想到她这么好说话,柳长荣诧异。
没在她脸上看出不情愿,柳长荣松了口气,唇角微不可察的扬了扬,
“走。”
她真的变了。
舒情买了些红糖,付钱时特意将钱包给了柳长荣,看着他拿了一张糖票和两毛五分钱给售货员。
后面买的东西她都如法炮制,观察之下对这个年代的钱票物价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买完东西,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舒情又买了些其他生活用品,最后还去买了月事带。
这个年代国内是没有卫生巾的,大家都会用传统的月经处置方式,就是柜台上卖的那种红色布料的月事带。
红红的一个方正纸盒子,巴掌大,上面写着‘妇女卫生带’。
原主的记忆中,卫生带中间放草木灰、碎布、棉花或吸水性较强的草纸等作为吸收物。
两端有绳子,绑在腰间固定。
使用感很差。
舒情记得八十年代卫生巾才正式进入国内市场,现在才六十年代初……
这十来年都要用月事带了吗?
想到这个,舒情就生理性不适。
回去时,柳长荣一手抱孩子一手提着菜篮子,舒情手里只有看起来体积大实际没什么重量的东西。
她原本还想帮忙,见柳长荣游刃有余,她也就没有强求,乐得清闲。
回去后简单洗漱一下,她和柳长荣打了个招呼,“你先做饭,我给张大姐把红糖送过去就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