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来,嚎叫一声,捡起木枪,更加疯狂地扑向对手。整个操练场如同沸腾的角斗场,士兵们喘着粗气,汗水和偶尔被打出的鼻血混合在一起,眼神凶狠,动作狂野,每一次突刺都带着同归于尽的决绝。孙振彪要的就是这股被逼出来的、足以压倒恐惧的原始凶性!

旅部直属工兵连:无声的较量

相较于几个主力团的喧嚣,旅部直属工兵连的训练区域显得有些“安静”,但紧张程度丝毫不减。

一片被划出来的空地上,林风亲自蹲在一个刚挖好的散兵坑边。坑不算深,形状也有些歪扭。连长陈石头,一个敦实憨厚的老兵,搓着手站在一旁,额头上全是汗,不知是晒的还是急的。

“陈连长,” 林风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他用手指捻了捻坑壁的土,“这土,松的。小鬼子的炮弹砸下来,冲击波一震,这坑就是你的活棺材。塌下来的土能直接把你埋了,省了鬼子给你收尸。”

陈石头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周围的工兵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紧张地看着。

林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目光扫过工兵连的士兵:“土工作业,不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就完事!是保命!是让小鬼子的炮弹、子弹打不着你!是让你能活下来,把子弹、手榴弹送进小鬼子的脑壳!” 他指向旁边几处新挖的、明显更规范、深度足够、有防炮洞(猫耳洞)雏形、甚至开始用木料加固的工事,“看看!那才是活命的坑!深度!形状!加固!伪装!缺一不可!”

他走到一个已经挖得颇深的掩体旁,跳了下去,站在里面:“看到没有?从这里观察、射击,只露一个头!小鬼子想打中你,难!炮弹落旁边,这深度和弧度,能卸掉大部分冲击波!” 他爬出来,语气陡然转厉:“从今天起!工兵连,全连给我练!练到闭着眼,一锹下去就知道该挖多深、该留什么角度!全旅的军官、士官,分批到你们这里来学!学不会的,没资格当班长、排长!你们工兵连挖的每一个坑,都是全旅兄弟的一条命!挖不好,就是杀人!”

陈石头猛地一个立正,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是!旅座!挖不好,我陈石头第一个把自己埋了!” 他转身,对着手下兵,眼睛也红了:“都听见了吗?!挖!往死里挖!挖出能扛炮弹的坑!这是咱们的枪!是咱们的炮!”

工兵们齐声吼着,挥舞起铁锹十字镐,泥土纷飞,沉闷的挖掘声带着一种别样的沉重和决心。

旅部大院:无声的硝烟

旅部作战室旁边,一间临时腾出的屋子被改成了简易的“战术研究室”。墙上挂满了手绘的、比例粗糙却标注异常细致的地图——闸北的街道、虹口的日占区、苏州河上的桥梁、甚至一些坚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草图。桌上摊着各种缴获的或通过特殊渠道搞来的日军手册、武器图册复印件,上面布满了林风用红蓝铅笔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和箭头。

林风和王铭站在一张巨大的上海城区图前,神情凝重。

“旅座,” 王铭指着地图上闸北一片密集的街区,“按您的要求,侦察排化装进去摸了三次。鬼子在主要路口都修了街垒,大多是沙包加钢板。楼顶有火力点,很隐蔽,用的应该是歪把子机枪。这些地方,” 他点了几个标注红圈的区域,“是他们的核心支撑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窗户都改成了射击孔,墙很厚,迫击炮砸上去效果不大。里面肯定有重机枪,甚至可能有步兵炮。”

林风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眉头紧锁:“巷战…血肉磨坊里的磨心。我们的优势是地形熟,人多。劣势是火力弱,协同差。” 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几处建筑群之间画出几道迂回的箭头,“‘三三制’渗透,是唯一能减少伤亡的打法。三人一组,交替掩护,利用废墟、小巷、甚至下水道,穿墙打洞,避开鬼子预设的火力走廊,摸到他们眼皮底下,用手榴弹、炸药包解决问题。”

他又指向地图上几条宽阔的马路:“这些地方,是鬼子的坦克最喜欢耀武扬威的通道。我们的反坦克炮…” 林风苦笑了一下,“聊胜于无。集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