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封侯拜相之才(2 / 2)

才和政论两篇文章。

旁边作答的纸用了五六张,确实连一个错字都没有,通篇文章一气呵成。

“好……好……”

其他几位先生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有文渊先生抬手拍了拍云璟的肩膀,感慨的说道:“果然没让我失望,不负你父亲的盛名。”

云璟淡淡的说道:“先生过奖,家父之才,学生此生难以望及项背。”

文渊先生说道:“我倒是觉得你能青出于蓝。”

说完,见云璟抿着唇没有再说话,文渊先生说道:“你也累了,先回去歇着吧,等我与几位先生看过了卷子,再行论断。”

“是,学生告退。”

云璟虽看着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但行事十分有礼,举手投足间的礼节十分自然,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来。

等云璟走了之后,那几个原本还很矜持的学生再也忍不住,直接走过去便将云璟的试卷拿了起来,快速的看着。

“永州之祸,不在于兵乱,在于人祸……安以江山之乱,而致百姓于水火……既北戎动兵破玉名关,百姓流离失所,不若永州以南,晋州、云州、兖州……皆开城征兵……以耕养战……”

文渊先生这才算是真正看到云璟写的文章,捧着试卷的手都在发抖。

跟所有人一样,云璟开篇时都是一堆感慨民生艰难的套路话,但是到了后面,他却是直接写出了解决办法。

如今永州兵祸,无数难民无家可归,饿死在路边。

而永州以南的各个州郡为了自保,皆关闭城门,将灾民拒之门外。

按云璟文章上写的,这些州郡倒还不如直接开城征兵,闲时耕种,战时上沙场。

一个只有十岁出头的孩子,竟然能够写出这样的政论文章来。

“这孩子大才!不得了啊!真是不得了啊!”

“若是好生培养,云璟日后想必是封侯拜将的命数啊!”

身为书院里教书的先生,哪一个不喜欢天资聪颖的孩子?

骊山书院中天资高的人数不胜数,可是天资高到这种程度的孩子,他们却是平生第一次见。

如果只是看着这篇文章的话,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是出自一个十岁孩子之手。

可如今他们是亲眼看着云璟写下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