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吃饱饭的贠艳芳抱着囡囡很快进入睡梦中,而躺在草席上的叶耀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社团在港岛横行的年代,在这个黄金又动荡的年代,底层普通渔民宁可进赤柱,也不能欠社团钱。
‘搞钱!’在叶耀祖脑中不断循环。
次日。
天蒙蒙亮。
大余湾村内的公鸡刚刚打鸣第一声,叶耀祖就猛地睁开眼睛起床,简单洗漱后,将昨晚剩下的生蚝切碎放入白粥,等粥熬稠时放了一些早上在菜园摘的新鲜空心菜。
随后看了眼还在沉睡中的贠艳芳,便背着鱼篓出门。
没错!
重生睁开眼的那一刻,叶耀祖就没有一刻不想着如何赚钱。
虽然重生的他可以去过海去港岛码头当苦力,也能让贠艳芳和女儿填饱肚子。
但这不能解决眼前面临的危机。
何况他下定决心要补偿妻女。
不过,带着后世经验重生到78年这个遍地黄金的港岛,他相信只要给他时间,就能彻底改变所有的一切。
叶耀祖要给妻女最好的生活!
而叶耀祖知道,最困难的就是第一桶金的积累。
昨天在海滩捡生蚝时,就一直在思考,想要赚到第一笔钱,那么就得利用现有的资源。
大余湾靠近大海,海产品非常丰富。
渔民们通常将出海捕捞的鲜鱼、生蚝、虾等海产品通过码头鱼市卖给把持码头的社团。
社团将品质佳的海产品过海卖给港岛高档餐厅。
没错!
后世港岛人对生蚝都非常喜爱,可在78年,生蚝只出现在高档餐厅内。
而品质佳个头大的生蚝,都
品质佳,个头大的生蚝都被渔民们捕捞,通过码头鱼市卖给港岛高档餐厅。
叶耀祖更清楚想要短期内偿还欠古惑仔的钱,只能依靠海产品生蚝。
念至此,穿着裤衩的叶耀祖忍着冰冷的海水捞生蚝。
亏了年轻力壮的福,海平线一抹鱼肚白刚刚冒头时,就已经捞到了整整一鱼篓个头大品质好的生蚝。
叶耀祖直起腰,背着鱼篓前往中环富人区。
他没有选择走1972年开建的海底隧道,而是乘船过海前往中环,因为比起高额的海底隧道使用费,乘船过海最经济实惠。
早上八点。
叶耀祖来到上环楼梯街。
没错,这条街是上环一带最长的阶梯街道,由皇后大道起,沿山势而上,经过嚤啰街、荷李活道、四方街及必列者士街。
之所以来上环而不去九龙,尖沙咀,油麻地,旺角,主要是那些地方摊位都是由社团把持,而上环既是富人区又在港岛警队高压下,上环也没社团踪迹。
此刻,富人区内的菲佣们也都出来买菜。
叶耀祖也不含糊,走到马路牙子旁边就坐了下来。
将事先写好的“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条幅挂了起来,随后将个头大品质佳的生蚝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来往菲佣,二房太太们,眼尖的看见醒目的条幅。
“靓仔,你着生蚝点卖嘅呀?”
叶耀祖还没吆喝呢,就有一个年约三旬的阔太太身后跟着一位菲佣走过来。
他抬头打眼一看,便知眼前穿着旗袍的太太不是二房就是三房,因为正房太太可不会随着菲佣出来采购。
“这位太太您可太有眼光,我呢生蚝不特新鲜,而且系大余湾天然野生生蚝,男人食咗可以重雄风,女人食咗不特美容仲养眼。”
穿着旗袍的阔太太露出笑容。
“好似系比超级市场嘅新鲜呀。”
可不么!
这可是叶耀祖一大早去摘的,还带着露珠儿呢!
叶耀祖知道对方这是心动了,当下极力推销:“太太,这系我今天一大早下海捞的!你看看这生蚝新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