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鹤蛇(22 / 33)

一样的嗡嗡声扰了雅兴,许是动了一丝恻隐之心,许是起了一丝玩心。

一位锦衣玉服的俊美公子出现在窗口。

举起手中茶壶便往楼下倾倒。

一股温热茶水哗哗落下。

渴了许久的乞食者如一窝雏鸟,赶忙张嘴。

风中,隐隐飘来一丝骚味。

骑在老黄牛背上的小屁孩一指指向俊美公子。

“姐姐,那不是茶水,那是尿。”

苍雪轻轻捶了一下小屁孩摇来晃去的腿,“噤声!”

不一会,青石长街的远处,屈易清腰悬两柄鸳鸯剑,衣裳下的腰肢鼓鼓囊囊,向着镇口位置的苍雪与苍雨走来。

鸳鸯剑是虞姬用来给霸王舞剑的,而今却被女人用来震慑宵小。

一段不长的路,女人走的心惊肉跳。

沿途,难民们的眼神压根不像人,简直比豺狼虎豹还可怕。

看着义母将缠于腰肢的粮袋抽出,迅速塞进木板车上的陶罐内。

苍雪忍不住询问道:“娘,粟米什么价?”

屈易清轻叹一口气,道:“太平十斤肉,乱世一斤粟。”

女孩不由瞪大眼睛。

太平一斤猪肉,便宜时约莫六七枚铜板,贵时十七八。

……

牛车嘎吱嘎吱,缓慢驶离小镇。

小屁孩询问道:“娘,咱们要去哪儿?”

苍雪也问道:“娘,咱们是南下还是北上?”

古道上,屈易清望望南,又望望北。

东西南北各望了好一会。

背对两个孩子的女人,显得不知所措。

南下魏都,还是北上别国。

这是个问题。

沉吟了好一会,女人从衣袖里摸出一枚铜板。

喃喃道:“字在上,南下。图案在上,往北。”

轻轻抛起,快速落下。

女人定睛一瞧,图案在上。

“且……一路向北~”

……

伏灵三年仲夏,五月二十九。

娘仨路过渭桥村时,结识了一位年逾古稀,唤作薛槐的老人。

老人一双儿女,数位孙子孙女,十来位重孙子重孙女,全部逃难去了。

屈易清问老人为何不跟着儿孙们一起逃荒。

老人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笑而不语。

老头很善良,将家中水窖最后剩余的两桶水,灌满娘仨数口陶罐。

水窖之水难以下咽,喝进口中满嘴的黄土味,但娘仨不敢浪费丝毫。

在渭桥村休整三日后,娘仨继续上路。

慢行牛车上,苍雪忽然回头。

却见老人拄着拐杖,挣扎趴下地头。

滚滚蒸汽,肉眼可见。

老人伫立自家旱地中。

身旁,是一处浅浅葬坑。

热风吹起满头白发。

老人缓缓跪了下去。

随即慢慢俯身,亲吻黄土。

最后,老人手脚并用爬进葬坑。

那一刻,土地吞噬了老人。

如娘亲将孩子拥入怀中。

……

伏灵三年季夏,一年中最热最难熬的月份。

六月十七,烈阳好似与人间近在咫尺。

古道上,灾民如龙。

龙头处遥遥望不见,龙尾处绵延无穷尽。

晌午,太阳过于毒辣,人龙难以寸进,俱是躲于树荫下避暑。

小屁孩四仰八叉躺在木板车上,耷拉着小舌头。

苍雪不时为篝火添柴。

屈易清则将寻来的柔软树皮撕成一条条,放进沸水中。

伏灵三年季夏,六月二十五。

浩浩荡荡的灾民犹如蝗群过境,几乎将古道两旁的树皮扒干净。

嘭的一声闷响。

老黄牛再也支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