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道这辟洲九陆,再无第二道法大宗可与临益城九华宗门媲美。
自开天辟地盘鸿仙祖点化凡人渡其得道之时,这第一位开了丹府得灵智道心的,就是这九华宗的开山道祖。
自从开山道祖率宗门遁入百济门后的亿万年间,九华宗就成了辟洲九陆最盛名的隐世大宗。
而这百济门,则是盘鸿仙祖赠予九华宗的一方小世界,凡非九华宗门徒者不可入内。门里的小世界阔无边际,地势秀俊,浓郁的双龙地灵脉滋润孕育着此方生灵。
是日,天色乍亮。
刍重峰道险且长,因是道祖府邸的缘故,常年布着灵威结界,寻常内门弟子甚至无法踏足,故而此处清扫山门的弟子都近元婴修为。
九华宗自开宗以来,对宗内弟子便要求严苛,在尊师敬道上更是如此。宗法规定,凡是宗内各峰道祖的嫡传弟子,于每月初日卯时未过前必须去座峰拜见师尊,不得御剑而行只可依靠脚力。
一来,可以借此来略表崇敬之意,二来也是避免一些深居简出的峰主的亲传弟子连自己从师之人的面都没见过。
这种事时有发生,九华宗七位座峰道祖,门下嫡传弟子总数不过寥寥,却也无几人见过道祖真容,多数只是在府邸外拜上一拜不得相见。
莫颉沿着山道而缓行。他是刍重峰主座下唯一的嫡传弟子,道号虚清,自拜入莲华道祖门下已有万年,如今道法高深,亦是九华宗内执法长老。
万年于修仙之人而言只弹指一挥蹴过,更况在这百济门中时间本来就没什么概念。饶是如此,莫颉能见到莲华道祖的次数也不过屈指可数。
这位莲华道祖可谓盛名在外,传言他原名戴意舒,入宗百岁既登元婴,天赋异禀,三千五百年前便以至大乘境界,封为道祖之尊,领六峰之首刍重。到如今,谁也不知道他到底道修几何。
莫颉如今合体境界,虽和大乘只差两个境界,但一分一世界,看似近在咫尺,却相差千层。
他的步履看似极缓,却实则一步数米,这么多年来,莫颉已经适应了刍重峰所置下的结界威压。不消一柱香光景,他已然踏足峰顶,来到莲华道祖府邸门前,
莲华府邸朴素无异,亭台楼阁只占区区一方小世界,素瓦素墙中探出一簇青竹,雾气弥漫在周遭自成障碍,门前立一巨石,上所书“道”一豪放字迹,暗蕴滔天剑意使人直视不得,此乃戴意舒亲自所为,
莫颉已知这道祖府邸看似抬足可及,实则远如万里,就连他都只敢堪堪靠近几许行礼拜见,
执法长老理了理衣袍,神情肃然,莫颉屈臂指尖虚错,向着府门方向一拜朗声道:“弟子莫颉,拜见莲华道祖师尊。”
他再拜道:“弟子莫颉,拜见莲华道祖师尊。”
如此反复三次行礼已毕,莫颉便打算抬脚离开,只听的那府邸内忽传一声而出,“你进来吧,”那声极清冽冷清,好若玉珠碰撞,又如高山峰巅寒期漫漫的冰雪。
莫颉一顿,似是讶然,心间一转便知是那莲华道祖。他垂头微抿唇,心中且漾波澜,“是,师尊,”莫颉再施一缓礼。
便见那雾已有向两侧退去之意,露出其间的师祖府邸,隐约间可听见一琴声而起,缥缈之意使人飘飘欲仙,映衬着翠竹苑院,仿若仙境。
莫颉收拾平复心境,便向那府邸而去,暗自思度唯恐等会坏了分寸。许是得了居所主人的允许,以往的阻碍此时都不复存在,他一路无异的就进了莲华道祖府邸。
从外界看来毫无神通的苑院内自有一番小天地,这里倒像是缩小版的百济门,看似寻常,实则大有乾坤。
莫颉一踏足此间,浓郁充沛的灵气便透过皮肤缓慢的进入他的丹府之内滋养筋络,他舒坦的忍不住谓叹出声,便自如运转内府以来吸收这天地精华。
他不敢再耽搁,只见这内院仿若无边无际,尤其是那看似只禹一角的翠竹林则是蔓延数里,不见边际。
先前那琴音自竹林深处再起,琴声浩荡,富有灵韵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