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将军巴蔓子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
“事后,楚使索城,巴蔓子认为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但割掉国土是为不忠.
“因此,巴蔓子告诉楚使‘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
于是自刎,以授楚使.
“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蜀大地传颂至今.
“秦汉时期,巴蜀军队为国而战的故事实在太多.
“我大唐建国之初,在征讨薛举,薛仁臯父子,讨伐王世充,平定萧铣之战中,巴蜀军队都战功显赫.
写到这里,林浩停下了笔.
大明秦良玉的故事,就不写了.
其实,还应该提起的,便是滇南苗家的故事.
大唐的益州刺史,权利简直不要太大.
众所周知,益州大都督是李恪,但李恪是遥领.
遥领的意思,就是……不去益州当官,挂个职而已.
而真正行驶大都督职权的,是益州刺史.
那么益州刺史实际管辖的,就不只是益州了,还有剑南道以南的滇南苗地了.
作为穿越者,林浩知道,滇军也是英雄的军队.
想到这里,他提笔就写.
“尊重信仰,尊重习俗.
“传播汉家文化,在当地修建汉家英雄庙.
同时也应该以同样的规格,整修当地英雄庙.
“譬如,在巴蜀地区修建巴将军庙,在南疆昆州地区修建女娲庙,在黎州地区修建蚩尤庙!
……
就这样,林浩答题飞快.
答题就是这样,只要一有了思路,那就有如神来之笔了!……,求评价,求支持,谢谢订阅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推
第67章 67:睡个瞌睡,都能得罪一家人【求订阅】
林浩的文科科举对手,全是文武官二代!在文章上,大家都不弱.
就算是草包,各种家教各种灌,也能灌出半壶水来.
况且这考场里的,还真的不只是草包这么简单.
敢参加文科科举的武二代,更是不容小觑.
按照规制,武二代只要不是现在当文官的,都不需要文武双考.
武二代还当武将的,来参加文科科举的,绝对是对自己有信心的实力派.
绝对是想证明自己的,文武双全的高手!当然,这样的人也该出彩,毕竟是对国家有用的人.
本次科举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捧他林浩一个人,是要淘汰草包,选出真正有用的文武人才.
可是,这李世民出的题,全是基于林浩的建议,再加上现有的国情,出的应用题.
这就让林浩,占了起手了!和这些.……小文豪比起来,做几道应用题,可以说他本身就是外挂了!因为,他有着一千多年后的超前思维.
在使用代入式思考法之后,很容易就答上了.
他坐好之后,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手腕儿.
这标志着,第二道题,他也答完了.
再看第三道题,题目:“假如,你是派驻原吐谷浑故地的大都护,你该如何让当地人和平相处,同时崇尚汉家,服从我大唐的管理,奉我汉家为主
林浩嘴角淡淡一扬,三道题都是他那天提议的题目.
这不是自己考自己吗想到这里,林浩眉心微皱,不禁担忧了起来.
这要是落榜了,那是要被老李笑掉大牙的.
丢人,也就就到家了!林浩害怕当状元,因为当状元很可能就要来京城当京官!当京官,他是绝对不可能当京官的.
可是呢!这口气,必须要争!想到这里,林浩闭上了眼睛,开始代入思考了起来.
他想着,历史上有谁是成功的大都护,可以值得借鉴的有了!战神,薛仁贵!薛仁贵东征的故事,就不用说了.
对高句丽人来说,薛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