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0 / 14)

人世间 梁晓声 21035 字 2023-08-12

坦诚相见。   一波刚平,又起一波——于虹在单位也闹岀事来。   她那只有二十几个人且多是姑娘们的小单位,其实也就是个制作麦 秸画的作坊而已,名分上却直属省文化厅。“文革”开始后省文化厅被“砸 烂”,改成省文化工作执行委员会,但姑娘们的工作没变,变了的只是上 级领导,无非一批老人下去了,一批新人上来了。麦秸画依然主要提供 给国家作为国礼,或作为艺术品出口给国外代理商赚取少许外汇。因为 涉外,常有外宾到那小作坊参观。当年到中国的外宾实在有限,能到A 市的更是少之又少,负责接待的干部们感到极其光荣,故那个小单位的 头头们往往由省里直接任命,这使他们觉得自己身份颇高。   不知是按照什么人的想法,于虹她们制作了一批动物作品,有虎、 骆驼、猫头鹰、狼什么的,据说作为国礼赠予外宾时,他们都很喜欢。问 题就出在那样一批麦秸画上,它们取材于一批“戴罪立功”的老画家们 的国画,他们是奉命无偿为北京各大宾馆创作,但有人首先看出了那些 国画作品是“黑画”,接着,许多人的火眼金睛也都看出“黑意”来。画 虎的是以草为林,三虎为彪,明摆着是为悼念林彪而画;画骆驼的将骆 驼们画得那么瘦,神态那么茫然,居然题曰“任重道远”,明摆着是在讽 刺大好形势;画的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摆是在暗示现实惨不忍 睹;革命者常说阶级敌人“狼子野心,何其毒也”,可画上的狼却那么漂 亮……   于是,“黑画事件”当然上升到“为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复辟做舆论 准备”的严重政治事件。   那么,A市那小小的麦秸画作坊里的姑娘们,又为什么偏偏做出这 么一批连名字都一模一样的作品呢?不追查行吗?   结果一追查,查到了业务组长于虹头上。   姑娘们是在她的提议之下制作那批麦秸画的。   她又是受谁的指使呢?   当然,并没有人指使她。一次外交部礼宾司的人陪同几位外宾到了A市,参观了她们单位,一位礼宾司的女同志建议鼓励姑娘们集思 广益,多从中国画中借鉴题材,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方显 然是一片好意,为了拓宽业务组长于虹的视野,热情地向她介绍了 以上题材。   事情水落石出,头头们就命于虹写出说明和检讨。   说明材料写了,她却拒不检讨。   领导耐心地说服她写,而她就是不写,理由是自己不知该检讨什么。   领导启发她,说那些画已经定性为“黑画” 了,你如果不反省检讨,单 位过不了关啊!   于虹在家是老姑娘,虽是普通百姓人家女儿,但从小那也是母亲依 着父亲顺着的。自从哥哥姐姐下乡了,她更成了父母身边的宝贝。总而 言之,她有那么点儿被宠坏了。   她说:“那些认为是黑画的人,不那么看,而以正常人的眼光看,不 都是挺好的画,并没有什么黑的意思呀!”   领导无奈,停了她的工作,勒令她在家反省,直至肯写检讨为止。   其实,领导们人都不坏,对她一向也挺好,甚至可以说挺器重。他 们内心里也认为她的话有道理,但再有道理,该写检讨也得写啊!他们 和上级审时度势后一致认为,由于虹检讨最容易帮助单位过关。一个从 没说过任何错误政治言论的二十五岁姑娘,还是“红五类”,谁能将她怎 么样呢?这话说多了不是,说少了她又不理解领导的苦衷。他们想帮她 改改倔脾气,结果事情搞夹生了。   于虹找赶超哭诉自己的委屈,赶超是秉昆他们几个中性格特别容易 冲动的一个,当即找国庆请教该如何替于虹讨公道。国庆明白,他的意 思无非是要自己陪着一块儿伸张正义。他俩是哥们儿,吴倩和于虹是姐 们儿,也是于虹与赶超这一对儿的介绍人,冲哪一层关系自己都得挺赶 超一番啊。国庆觉得两个人还是有点儿势单力薄,便替赶超说服德宝也 两肋插刀。德宝更是觉得义不容辞。当时春燕在场,她不许德宝去,怕 对她这标兵有不良影响,并主张赶超劝劝于虹干脆写份检讨过关算了。国 庆碰了一鼻子灰,大为不快,说了些春燕两口子不够义气的话,随后悻 悻而别。   于是,赶超和国庆两人一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