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4 / 12)

人世间 梁晓声 18991 字 2023-08-12

不愿多说什么。   他发现妻子眼泪汪汪的,忍不住叹道:“我只能那样啊!”   “我也没说什么你不爱听的话啊!”吴倩的眼泪夺眶而出。   国庆他父亲一一不,他姐住的地方,离一处老商场不远。商场面积 不大,却有暖气,而且供气很足,整个商场暖烘烘的。商场后边是一家 医院,商场接的是医院的供暖管道,沾了医院的光。那里便成了附近一 些老人获取温暖的好地方。   国庆他姐家是靠烧炉子取暖的,入冬前一点儿好煤也没买到,只能 烧不起火苗的无烟煤面子。那种煤面子烧开一壶水都需要很久,做成煤 球还勉强。父亲身体不好,姐姐心情不好,国庆为自己的小家烦愁多多,都 忽视了在夏天应做些煤球。   国庆他爸也像其他老人那样,一早就到商场去,直到商场关门才 回家。   国庆他姐自从丈夫死后严重失眠,一天后半夜,国庆他爸咳嗽得厉 害,不咳嗽时喉咙也呼噜呼噜的,他姐也一夜没怎么睡。她一会儿服侍 父亲吃药,一会儿给他捶背。等到早上老人出门、孩子上学,她收拾收 拾屋子,多服了一片安眠药,想在白天补上一觉。   不幸就出在她多服了一片安眠药。她那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是 被女儿推醒的。   女儿站在炕边不安地说:“妈,姥爷昨天晩上没回来。”   她这一惊非同小可,霍地坐起慌张地问:“你留门了吗? ”   女儿摇头。   “你怎么不留门啊你? ”她吃惊得拧女儿的耳朵。   女儿忍着疼说:“我怕坏人进屋。”   “那你昨晚怎么不推醒我? ”   “我推了几次,你不醒。我又冷又困,不知什么时候也睡着了……”女 儿自责地哭了。   国庆两口子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赶超们也很快就知道了。   朋友们调动起了一切可以调动的人手,二十几人在全市寻找国庆 父亲。   那是嘎嘎冷的一天,秉昆得到消息时正在抢修房子——他家外屋的 房顶被积雪压塌了半边,寒风呼呼地灌进来,里屋也根本待不住人。秉 昆及时把母亲转移到了姐姐那里,把两个儿子转移到了姐夫那里。他不 得不请几天假,想和郑娟把房顶支起来。姐夫蔡晓光料到那工程根本不 是他夫妻做得了的,请了一名瓦工一名粗木工第一时间赶去帮忙。他们 就地生起了火堆,否则连泥也和不成。全市不少百姓人家的房顶被积 雪压垮了,两名打短工的师傅已有抢修经验,预先替蔡晓光请了一名焊 工,买了些钢管、木料。钢管非是一般人想买就买得到的,幸而去年年 尾有家钢材厂倒闭了,库里积压了一批。他们为了能在春节前给工人们 开上一个月的工资,只要有介绍信,谁都可以买。正所谓“祸兮福所倚”,不 少人家的房顶塌了,那家钢材厂积压的钢管、钢梁什么的一时好卖了,厂 里的工人们能在春节前领到工资把春节对付过去了,站马路牙子的短工 们也有活可干,能养家糊口了。焊工师傅等钢材、工具一运到,周秉昆 家就热闹了。三匠人闹周家,手锯、电锯齐用,噪声刺耳,火星四溅—— 这边,秉昆和姐夫蔡晓光在师傅们的吩咐下煮胶、熬沥青;那边,郑娟 把易燃之物搬过来抱过去,唯恐火星溅着了。塌了的那部分房顶需补油 毡,非用沥青不可;房梁的接茬儿处也得涂胶,要不日后会生虫。一时 间青烟紫气缭绕,砍劈之声不绝。   秉昆质疑是不是非得用钢材,那得要花多少钱啊!   焊工师傅嘴角叼着烟说:“别舍不得花钱,钱要用在刀刃上哩! 一劳 永逸,矿井下都是用钢材撑顶子的,结实!”   秉昆说:“可我家不是矿井!”   木工师傅说:“你家眼下比矿井下还危险。”   秉昆又说:“我们也没打算在这儿常住!”   瓦工师傅说:“谁家又会打算在这种地方常住呢?可你们不打算常 住又能搬哪儿去住呢?市里有年头没盖新居民楼了啊。”   绵里藏针的一句噎人话,让秉昆直眨巴眼睛。   姐夫蔡晓光打圆场,息事宁人地说:“怎么修咱得听师傅们的,咱们 是外行,人家是内行。 接着,他又小声对秉昆说:“知道你这阵子手头紧,姐夫掏钱了。” 这时,于虹匆匆而来,说国庆的父亲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