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1 / 16)

人世间 梁晓声 25407 字 2023-08-12

子家庭的“愤青”,本人几乎全都获得了大学学历。他们受中国“文革”的 影响,思想激进,也要对法国来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改造,在法国实现 共产主义。他们也真的使法国社会风起云涌,狂飙激荡。古思婷的姐姐 还率领一批“新巴黎公社”成员到中国“取经”,回国后更加确信自己 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不料,轰轰烈烈的“文革”竟然那么令他们震惊地收场了。“文革”中 的风云人物一个个受到公开审判,变成了阶下囚一一而且公开审判还让 万众欢呼、大快人心,人们以狂欢节的方式庆祝。这让他们大受刺激,在 法国人面前一时间显得滑稽可笑,颜面尽失。法国政府没有再怎么样,他 们自己备觉无趣,不久就悄无声息地自行解散。   古思婷的姐姐于是陷入思想苦闷,一度吸毒,成为“朋克族” 一分 子。她甚至还一度患上抑郁症,企图自杀,更为糟糕的是进了一次精神 病院。   古思婷后来到北京大学留学,主要目的正是想研究中国“文革”,为 的是解开姐姐那批人的疑惑。她明白自己无法彻底搞清楚,就以一种能 明白几分就争取几分的现实态度进行考察。成为跨国好姐妹后,周蓉关 于“文革”的见解常常让她茅塞顿开。周蓉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耳闻 目睹的许多事件,对她很有说服力。周蓉到法国前,古思婷拜托她一定 要见见自己的姐姐,一定要像为自己答疑解惑一样,帮姐姐医治一下“思 想病二   周蓉不负重托,将女儿为珥带到自己身边不久,便到古思婷父母居 住的波尔多市拜会。波尔多市以制造幻影2000型战斗机和葡萄酒“皇 后”波尔多红葡萄酒,举世闻名o古思婷父亲是波尔多大学力学系教授,母 亲是品酒师。古思婷的姐姐毕业于波尔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离开精神 病院后一直住在父母家中。他们对于古思婷的中国好友热情欢迎,古思 婷姐姐与周蓉一见如故,谈起中国“文革”来都有说不完的话。后来,周 蓉只要有空,便会去波尔多看望古思婷的姐姐。   甚至可以说,她拯救了古思婷的姐姐。   十几次探望深谈后,古思婷姐姐渐渐想开了,身体状况大为改观。她 不再执迷于改造法国,而是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不久,这位曾经 的法国女“造反派”病好了,有了工作,结婚生子了。   在她的婚礼上,古思婷的母亲对周蓉说,无论他们波尔多的家,还 是古思婷外婆马赛的家,随时欢迎她这位中国良友入住,想住多久就可 以住多久。   古思婷的父亲送给周蓉一份礼物——写着人名、职业、住址和电话 号码的精美皮面手抄本通讯录。他说都是他们家庭至亲的联系方式,他 已一一打过招呼,周蓉随时随地可以联系,寻求帮助。   周蓉深知,法国人对自己的私人关系看得多么重。她感动得一下子 流出了眼泪,本不想接受,但那老夫妇以及新娘子的真诚让她无法拒绝。   她说:“如果我想联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事先通知你们   后来,那份手抄本通讯录成了她的珍藏品,从来没有翻开过。   周蓉选择住在古思婷外婆家。房东葛蕾妮夫人独居马赛,与狗为 伴。已故的古思婷外祖父曾是马赛市邮政局局长,她独守一幢大房子相 当寂寞,连打扫一遍屋子都得请钟点工,非常希望小外孙女的中国朋友 住到她那里去。   周蓉住在马赛,而没有为了方便与女儿为切见面住在里昂,这样就 省下了一笔不菲的食宿费,生存压力顿减大半。她以每天为狗洗一次澡 和隔几天打扫一遍屋子作为回报,晚上经常为葛蕾妮夫人读法国名 著。葛蕾妮夫人是法国启蒙时期文学的推崇者,对巴尔扎克以后的法国 文学包括《追忆似水年华》皆嗤之以鼻。   楠楠一见周蓉,立刻礼貌又亲切地说:“姑姑好!”他停止剁肉,上 前接过了周蓉买的东西。她不仅买了饺子皮,还买了各种罐头、香肠、 葛蕾妮夫人爱吃的粉皮,以及一瓶红葡萄酒、一包彩色小蜡烛和一盒精 制的生日蛋糕。很巧,这一天是房东葛蕾妮夫人的生日。   周蓉说:“楠楠来了,欢迎啊,该干吗接着干吗!”她尽量把话说得 很热情,也没打量一下已经十二年不曾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