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8 / 19)

人世间 梁晓声 30059 字 2023-08-12

   对方的确也说过:“你干脆别去教育部了,来我们中纪委工作吧,我 们现在缺干部。”   他以为只是一时戏言,自己也没有当真,笑了笑说道:“好啊,我对 反腐败斗争很有信心。”   对方问:“一言为定? ”   他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对方叮咛了一句:“那我可向领导汇报啦。”   他说:“那我等着了。”   正所谓言者轻率,问者有心。突然成了中纪委的人,周秉义完全没 有想到,但也不是多么难以接受。关于愈演愈烈的腐败,民间已有“除 非再来一次彻底革命,否则很难根除腐败”“地火在燃烧”之类的说法,这 使他很替党和国家忧虑,也很能理解民间的愤懑和不满。他想,若能在 中纪委做些遏制腐败的实事,也算不枉为官一场。这么一想,他又有点 儿兴奋了。   陪他吃晚饭的不仅有那位副部长,还有中纪委的同志。中纪委的同 志说,今晚的便饭既是送行,也是接风。全国的好干部很多,但真正关心、 善于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干部却不是太多,具有较高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 水平的人更少。家庭关系单纯,没有子女或子女从事非营利工作的,更 是少之又少。   副部长问了一句:“从事纪检工作跟有没有子女有什么关系? ”   周秉义回答说:“腐败有两种表现,一曰膨胀的特权,二曰病态的贪 欲。特权主要是为了满足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权力欲,贪欲主要 体现在金钱物质方面,生活奢靡,为了儿女或情妇,两者叠加,便欲壑 难填。”   中纪委的同志说:“听到了吧,句句说在点子上。中纪委从教育部将 你挖走,那是挖对人了。”   副部长笑道:“腐败的原因都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但怎么反,谁能提 供好办法呢? ”   周秉义接着说:“好办法无非就是好制度,好制度首先是有法可依的 制度,是能管好高级干部的制度,上行下效嘛。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有 制度,每个朝代都有腐败蔓延,都是由于皇帝管不好王公大臣。管不好4和 珅’,就管不好基层官吏。方丈们男盗女娼,玷污佛门,却要求小和尚们 六根清净,无私无欲,那肯定事与愿违,到头来连对佛的信仰也颠覆了。”   周秉义的话听起来都不过是老生常谈,甚至是陈词滥调。民间所 议,比他的话尖刻多了,但在地方,各级官员轻易不敢那么说,相互之间 不敢,公开说更不敢。当市委书记多年,大会小会经常讲反腐倡廉,他 却从没说过刚才那种话。一位地方官员,更是不敢对北京官员说那种 话。“抓小辫子”,整人的风气仍未绝迹,针破时弊就有可能被整得半死。周 秉义之所以敢说,主因是自恃屁股干净,不沾屎不沾尿,经得起用放大 镜来观察。当然也因为以前不敢多说,压抑得太久,到了北京迫切想要 释放一下思想气压了。   副部长和中纪委的同志都笑了。   副部长说:“秉义同志,你还没好好吃几口饭呢,我们招待所的菜不 错,先把肚子问题解决了再聊。”   中纪委的同志说:“敢当着咱俩说这种话,证明他常在河边走,居然 没湿鞋啊,难得!”   周秉义是聪明人,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犯忌了,也就不再主动说什 么,自顾自吃起饭来。他确实饿了。   三人便都没再说什么与腐败有关的话。   饭后,中纪委的同志告诉周秉义,明天是星期日,可以在招待所安 下心来休息一天。星期一、二,他替周秉义请了两天假,他可以逛逛街,会 会朋友。星期三,中纪委的车到招待所来接他。   周秉义回到房间,泡了个澡,一上床便酣然入睡。   他困极了,一觉睡到大天亮。吃罢早饭,逛新华书店,买了十几本 书。之后的两天半,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一本关于政治的图书也没买,他 认为自己早懂了,好政治便是为国为民多办好事,而不好的政治则是整 天纠缠于主义是非,使善于耍嘴皮子进行政治投机的人大行其道。他买 的都是些官员可看可不看的所谓闲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蔡元 培的《中国人的修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蒙田的《蒙田散文随笔》 等,还有一本美国人写的大部头的《万物简史》,一本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