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6 / 12)

人世间 梁晓声 17933 字 2023-08-12

力,他们结伴前往新区考察。   那时,第一批建筑队已经离开,第二批建筑队也已进驻。面积更大 的建设工地上,到处都是有条不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塔吊林立,挖 土机轰响,哨声不止。   他们一看到周秉昆与孙赶超两家带门面的住房,眼红了,羡慕嫉 妒——却没恨,也没理由恨。落户接待点天天等着他们落户,他们自己 却总在观望嘛,哪里恨得着带头落户的人家呢?   有人开始另外暗打自己的如意算盘——总有你周秉义亲自来光字片 苦苦动员我们搬迁的那一天,到那时候咱们可得好好把条件掰扯掰扯。   周秉义仿佛猜到了他们的心思,就是迟迟不在光字片露面,却连续 几天出现在电视里,为新区做广告,不遗余力地推销楼盘,招揽居民。相 关政府部门的头头脑脑陪同亮相,宣传站台。   这些动作起到了作用,新区楼盘真被他炒热了。光字片的人来气 了 ,姓周的暗中拿了房地产商多少好处,那么起劲儿地替他们卖房子!新 区可是为我们开发的,怎么把我们晾在这儿不理不睬了?   实际上并非如此,与光字片部分人家的谈判早已暗中进行。他们有 时在对方的工作单位谈,有时也直接去光字片居民家里谈,只是中午时 分光字片分外安静,谁家来了 “客人”左邻右舍都无人知晓。   只要答应多置换几平方米房子,急于改善居住条件的光字片居民总 会答应搬迁,而且他们都会严守秘密。   忽然有一天,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连续替一些人家往新区免费 搬家。   周围一些人家看着看着都有些傻眼了。   不久,又来了一批拆房工,小心翼翼地将腾空的土坯房一一扒倒,清 除,一点儿都不留下可能引起纠纷的问题。他们经过培训,个个都很专 业,对给周围人家造成的不便一再道歉。若哪一户口人家极其不满,也 可以写在意见册上。若想得到一些补偿费才肯罢休,想要多少也可登 记,过后再协商。只要合理,保证补偿。   接着来了修路队一一搬走了一些人家,光字片终于有修路的余地了。 没搬走的人这才恍然大悟,当初他们困惑不解的“井田方案”原来 是这么回事:长长短短一条条临时路段,将光字片剩下的土坯房隔成了 许多方阵,每一个方阵的面积都足以保持一定间距盖起几幢高楼。   然而,人们还是不明白周副市长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又过了几天,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手 持话筒,秘书站在身旁。   不用组织,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围住了小卡车。   周秉义向人们讲话,也可以说演讲。那天他精神抖擞,嗓音清 見   我不跟大家客气了,今天是来跟大家打开窗子说亮话。大 家对于我,应该说是知根知底。我从小到下乡前,一直是光字 片长辈心目中的好儿子,方方面面都好,是大家要求孩子学习 的榜样。我回忆起来,常常觉得自豪和骄傲。我的父母大家就 更熟悉,我感激各位对我父母的尊敬和友好。我母亲当街道小 组长时,一些长辈对她非常支持。我妹妹和弟弟,许多人也很 熟悉。总而言之,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 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 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 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 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   我的父母当年并没指望我将来当官,他们更乐于看到我成 为教育工作者,那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理想。后来阴错阳差,我 成了国家干部,成了大厂的党委书记,成了全省第二大城市的 市委书记,成了中央机关的干部,现在又成了本市的副市长,主 抓像光字片一样的土坯房和危房的改造开发工作。我不会当 官,却一门心思想要当好官。不会当,学着当,以混着当官为 耻,以瞎当官为戒。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是我自己 要求调回来的。     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   近年来,光字片的存在越来越成为我一块儿心病。一想到 咱们光字片,我就心疼生活在这里的父老兄弟。新中国成立半 个多世纪,改革开放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