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桐闭了闭眼,继续问: “ 家住哪儿? ”
“ 天通苑。 ”
“ 家里几口人? ”
“ 我和父母一起住,我爸是 …”
周舒桐沉默,脑中再次回想起关宏峰的话。
“ 之后,抛出一些我们掌握到的,但对方不一定会如实回答的问题,用以刺探对方重视的是什么,以及大概会在哪个方向上布谎。 ”
周舒桐想了想,问: “ 你今天去小区做什么? ”
吴浩开始躲眼神,没受伤的那条腿往内侧收紧,周舒桐都看在眼里。
“ 找朋友玩。 ”
周舒桐紧接着问: “ 哪个朋友? ”
吴浩无措地左顾右盼,-舔-嘴唇、吞咽口水、不回答。
“ 很多时候,肢体语言是一种源自本能意识的行为,很难控制,所以常常会从一个说谎者身上,读到与他陈述相反的肢体动作。 ”
周舒桐趁热打铁: “ 知道为什么抓你么? ”
吴浩低下头。在周舒桐眼里,他低头的瞬间,其实是一个类似于点头的动作。吴浩看着自己的脚,嘟囔: “ 不知道。 ”
“ 在发现受审者的布谎方向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对方施加压力了。 ”
周舒桐的嘴角浮现起一丝微笑: “ 你和谢静之间,到底怎么回事? ”
吴浩紧张、流汗,用没打夹板的手抚摸颈动脉: “ 就是 … 就是朋友。 ”
周舒桐道: “ 朋友? ”
吴浩调整坐姿,身\_体前倾,嬉皮笑脸地道: “ 就是 … 谈对象那种嘛。 ”
“ 但无论如何,一个重要守则,就是永远不要让他预测到你问话的方向,否则他们会有某种心理预期,建立防卫机制,造成沟通壁垒。作为发问者,要尽可能维持知晓一切、且高深莫测的姿态。 ”
周舒桐身\_体后仰,慢慢地靠到椅背上,慢慢地道: “ 那你还说不知道为什么抓你? ”
吴浩愈发慌乱: “ 谢 … 谢静都和你们说什么了? ”
周舒桐略显吃惊,不自主地望向单反玻璃一侧,另一侧有关宏峰、周巡和小汪。
小汪嘀咕: “ 看来真不是他杀的啊 …” 周巡皱起了眉头。
周舒桐仿佛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转回头,表情如常。
“ 不要在受审者面前暴露出任何惊讶、慌张、高兴或愤怒的情绪 —— 记住!是你在审他,不是他审你! ”
周舒桐捏了把冷汗,故意维持缓慢的语速: “ 你觉得她还能跟我们说什么? ”
吴浩被这一句话击溃了,再也不装模作样,苦着脸道: “ 警察同志,您千万别信她说的,我 … 我就是负责找下家儿,那车都不是我偷的,而且我早就打算不干了 …”
周舒桐有些兴奋,但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低头记录。
关宏峰瞥了眼周巡: “ 成了,估计是盗窃销赃的团伙,这处分你算是躲过去了。 ”
他起身离开,周巡回头嘱咐小汪: “ 等周舒桐做完笔录,这案子六探组另案处理。着重也问一下他最后见到谢静的时间,再就是谢静兄妹的一些情况。 ”
小汪道: “ 了解! ”
周巡看着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气不打一处来,斥道: “ 几十岁的人了,还不如人家一个刚毕业的丫头片子!你好意思吗? ” 他说完摔门离去。
屋里剩下小汪一个人。小汪也不大在意,嘀咕了一句: “ 也不看跟的师傅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