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峰道: “ 我得再去看一下昨晚的现场。 ” 他转身出门,没走几步,又被周巡叫住,他停住脚步,无声地回头看着两人。
周巡有些尴尬道: “ 那什么 … 不是已经确定被害人的范围了么,你还去干啥 …”
关宏峰皱眉: “ 不是为那个女性被害人,关键不在她,而是在第一名被害人。 ”
周巡若有所思地重复: “ 第一被害人? ”
关宏峰点了点头: “ 就只有他的头和右臂至今还没发现。如果不是尸块还没被发现,那就是头或者右臂有能识别身份的特征,凶手刻意苦心隐瞒,很可能说明他和第一被害人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 这也符合连续作案的暴力型罪犯的特征。 ”
周巡问: “ 怎么讲? ”
关宏峰道: “ 连续作案的暴力型罪犯,在第一次作案的时候,往往以身边的某个对象为目标。所以,要是能找到第一位死者的身份,顺藤摸瓜,这案子就好办了。 ” 他说完转身又要走,周巡又叫住了他。
关宏峰转过头,眼神已经冷得跟冰渣子似的: “ 还有事? ”
周巡有些为难地道: “ 你 … 挑个助手吧,谁都行。没别的意思,你毕竟不是咱支队的正式编制,总得有人策应你的安全。再说遇到需要行使职权的时
候,你也得有个穿官衣儿的在场,方便。 ”
关宏峰琢磨了一下,再看周舒桐在周巡身后,一脸既充满期待又眼巴巴的可怜样,心软了: “ 成吧 —— 周舒桐! ”
周舒桐整个人眉眼都活了,喜不自禁,声音也尤其响亮: “ 到! ”
上午 8 点 08 分。周舒桐发动了车,关宏峰照例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拿着地图研究。
周舒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鼓足勇气道: “ 关老师,我昨晚上要是说什么不该说的话了,您别介意。我还是 …”
关宏峰听到这茬儿就头痛,适时打断了她: “ 没事,我该跟你道歉。 ”
周舒桐连忙道: “ 不不不,不是的!还是我初来乍到,给关老师添麻烦了。不过您说保安说的那些能作为排查方向么? ”
关宏峰一边看地图,一边严肃地道: “ 不能。 ”
周舒桐傻眼了。
关宏峰道: “ 没有受过刑侦训练的人,很容易出现所谓的 ‘ 目击缺失 ’ 。也就是对他看见的情形无法精确记忆或复述。更何况那保安是酒后陈述,还试图取悦你 —— 这种情况下,你说他的证词还能有几分价值? ”
周舒桐一脸懊恼,嗫嗫地道: “ 那您还派我去 …” 她看到关宏峰专注地用笔尖在地图上划来划去,抱怨的话不自觉吞了回去,转而好奇地道, “ 您 … 这是在找什么呀? ”
关宏峰用笔把地图上的三个抛尸地点连起来,正是个极不规则的三角形。他的嘴角微微勾起,这个时候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在暗处设伏的猎人。
“ 心理安全区。 ” 他轻声说。
上午 8 点 20 分,关宏峰和周舒桐到达了小区门口。周围的墙上,贴了一堆的物业公告,像是很久没有人清理过了。
关宏峰边往里走边给周舒桐解释: “ 每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经常活动的区域,也就是所谓的 ‘ 心理安全区 ’ ,而犯罪这类极端行为,心理安全区就显得更为重要 —— 大多数连续作案的杀人犯,头一两次作案,都会选择自己的心理安全区范围内实施。 ”
周舒桐忙问: “ 那怎么确定心理安全区呢? ”
关宏峰不徐不疾地道: “ 这个范围通常是以凶手的住所、工作单位、常去的娱乐场所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如果凶手的主要出行方式是步行,那么辐射半径通常不超过 1 公里,骑自行车的话大概不超过 3 公里,开车的话就会在 5 到 10 公里之间,甚至可能更远。 ”
周舒桐: “ 那 … 骑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