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3)

放着太子在一边,你让李泰满天下代天子巡幸,这部明摆着告诉全天下人,陛下要易储吗?

天下不乱都怪了!

御座之上的李二,看着吵吵闹闹的朝臣,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谁也不知他到底想什么。

这时,岑文本走出班列,躬身施礼,手中勿牌再次高高举起:“臣有本奏!”

李二陛下阴着脸:“速速奏来!”

岑文本朗声说道:“若是魏王代太子巡抚,则必将谣言四起,于魏王清誉难免有损,臣下不忍见之。

微臣建议,恳请陛下将关中诸县分隔成几个区域,命所有成年皇子各负其责,分派一处区域,安抚民心。

可以观其绩效,互相比较之下以定优劣。”

此言一出,众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成年皇子除了那几位,还有谁啊?

不就剩一个吴王李恪!

这岑文本是在为吴王李恪谋福利啊!

房玄龄摇头轻叹:“高啊,真的高!”

岑文本并不直接抬出吴王李恪,因为李恪虽有贤名,然则并不为陛下所喜。

无论是否易储,都不会有李恪的份儿。

他高就高在先把魏王李泰树成靶子,这个时候再抬出吴王李恪。

成了,本来无望聚拢声望的吴王李恪就凭空得到一个原本根本没有的机会。

不成,原本就没有吴王李恪什么事儿,自然一点损失都没有。

事已至此,决定权只在皇帝手中。

但见御座之上的李二长长的出了口气。

“准奏!”

.....

“岑文本,这个老东西,本王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魏王府邸。

书房里一片狼藉,魏王李泰满腔怒火,摔砸着周身的一切。

李泰今年十八岁,却是腰宽肚阔、肥硕不堪。

脸上的肥肉将一张原本清秀的脸庞挤得有些走形,五官聚在一处,很是滑稽,之余只余一双眼睛精芒闪烁。

他内心不满,这次机会多好啊。

只要能够代太子巡抚关中诸县,就等于事实上形成了同太子平起平坐甚至取而代之的势头。

然后略加引导民意,辅以朝中重臣策应,加上父皇宠信,大事可成矣!

结果呢?

全都特么叫岑文本那个老货给搅和黄了!

虽说依然有机会巡抚关中诸县,但同样还有吴王李恪、齐王李佑、蜀王李愔几位亲王。

大锅饭搅马勺,和自己独得头筹,那性质能一样吗?

李泰越想越生气,一股火气憋在胸腹,发泄不出来,脸色愈发狰狞。

刘泪心里很是自傲,作为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尚书右丞,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极限,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成功了。

这表现足以让魏王殿下记得这份功劳。

不过对于魏王的气愤,刘泪却有些没办法。

毕竟人一直憋着会坏的,发泄出来才能好。

就在这时。

“王爷心情不好,多有失礼,刘先生多多海涵。”

一个身着绛紫色宫装、云鬓凤钗的女子走进来。

刘泪躬身施礼,受宠若惊:“臣见过王妃。”

“先生”两字出口,那便是推心置腹倚为心腹了,说明自己这步棋下对了。

魏王妃姓阎,名婉,出身关陇士族阎家,工部尚书阎立德之女。

她有个叔叔在后世很有名,《历代帝王图》的作者,著名画家阎立本。

魏王妃人如其名,温婉柔顺。

毕竟出身名门,家教良好,此等小小的笼络人心的手法,当然是手到拈来。

魏王妃示意身后的宫女:“都收拾干净了,吩咐厨房整治一桌席面,晚上留刘御史吃顿便饭。”

刘泪连忙道:“不敢劳烦王妃,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