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人林氏听到册封的圣旨更是红了眼眶,拉着姜合乐道:“原本我还担心你,如今有了陛下这圣旨,才算是放心了。日后就算……”
她说着,语气也哽咽起来,“断不会叫人欺负了去。”
“合乐让二婶担忧了。”姜合乐笑着应下。
待到众人散去,传旨的公公才将一个黄梨花木的锦盒交到姜合乐手中:“这是陛下命奴才送来的,郡主好生收着。”
姜合乐轻轻揭开锦盒,里面躺着的正是她要的兵书,姜合乐将锦盒收好,朝着太监道了谢方才回到自己院子。
刚走到院子中,雪莲与雪银便迎了上来,雪莲将手中手炉递到姜合乐手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得雪银迫不及待道:“小姐,不应该叫郡主了,郡主,您可算回来了,秦王殿下方才都差人来问过几回了,可关心着您呢。”
还真是急不可耐,姜合乐脱下披风面色冷了几分,端着锦盒往里走去,雪莲不满地瞪了雪银一眼:“郡主才刚回来,东西都没放下,你说这个做什么?”
雪银急匆匆跟上姜合乐,看到她手中锦盒才想起关心:“郡主拿的是什么,可要奴婢替您收着?”
“不必,我先去找兵书,可不能让秦王等急了。”她侧身躲过雪银伸来的手,转身走向书房。
她住的院子叫清和园,地方极大,她便将主卧边的偏房做成了书房。
走到书房内,姜合乐拿出皇帝给的兵书放进原先收着兵书的锦盒之中,故意没有擦去锦盒上的灰尘。
雪银拿过锦盒就要给秦王送去,雪莲看着她的样子恨不能给她一巴掌:“你就打算这么给秦王送去?若是被人瞧见了,你如何说得清楚?”
“不过是借阅本兵书,有什么说不清楚的?”雪银一心惦记着秦王,下意识地回话,瞥见姜合乐面色不好,方才改口,“是奴婢思虑不周,奴婢先将兵书好生收着,等秦王的小厮再来之时,再把兵书交由他。”
不过半个时辰,秦王的人便又来了一回,瞧见兵书他脸上方才带上笑意。
姜合乐知道兵书已经被取走也不过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未放在心上。
另一边秦王收到兵书之时,正是得知姜合乐被封郡主之时,在与幕僚商议皇帝的态度,担心皇帝对将军府改变了态度。
拿到兵书,他方才放下心来。
转眼两日过去,流言在青云郡主镇压之下已经被压了下来,秦王着急却也无用,南诏依旧没有消息传来,姜合乐知道着急也无用。
恰好今日是齐宣荣生辰,姜合乐一早便收拾好随着母亲与婶婶妹妹去了成国公府为齐宣荣贺寿。
成国公府门庭若市,齐余氏带着两个女儿与齐宣荣一起迎接宾客,说是迎接宾客,实则是各自相迎,并未有何交集。
而姜瑜悦却不见踪影,姜合乐瞧了眼皱起眉头,齐余氏的两个女儿都在,瑜悦却不在这实在说不过去。
“瑜悦人呢,怎么没见着?”二夫人林氏远远地就掀开车帘张望起来,没有看到姜愉悦的身影不由得胆怯起来。
姜合乐心中隐约也觉得有些不对,还未开口马车已经在成国公府门前停下,姜合乐扶着平阳长公主下了车,又转身去扶二夫人林氏。
“许是在后院招呼女客,成国公夫人在外头,里头总要人招呼才是。”三夫人云氏也跟着上前站在二夫人林氏身边,笑着安抚道。
二夫人林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里却总是放心不下。
姜合乐低垂着头,还未开口就看见齐余氏走了过来:“见过平阳长公主、黔阳郡主。”
齐余氏虽是国公夫人,可封号上并不如郡主,更遑论长公主,故而朝着平阳长公主与姜合乐行了礼,而后她又笑着同二夫人林氏等人打招呼,“各位夫人里头请吧。”
“我家瑜悦呢?”二夫人林氏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心中担心姜愉悦便直接问了出来。
齐余氏脸上闪过些许不自然,很快又敛住情绪:“瑜悦在里头呢,陈嬷嬷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