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崇祯的纸条(17 / 29)

崇祯没有任何犹豫的点点头,“就按阎典史的方法办,记住,明日太阳升起前,这些白布要在城头挂好,谁慢了朕就治谁的罪!”

“对了,阎典史是直隶通州人,在京师没有住处,给他找个住的地方。”

不等王承恩说话,阎应元急忙说道:“陛下让臣守西便门,那西便门就是臣的住处,不劳陛下费心了。”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像是看宝贝似的盯着阎应元的脸,

“退下吧,朕还有别的事。”

“臣遵旨。”

阎应元前脚刚走,崇祯立刻吩咐王承恩:“伪造一份中旨,你乔装改扮后亲自给户部右侍郎吴惟华送去,让他从西便门出城,出城后找李自成议和。”

王承恩头皮发麻,“皇爷,这”

“你只管去,朕自有安排。”

王承恩不敢质疑,他前脚刚走,后脚李若琏就到了。

崇祯冷笑着继续吩咐:“你派人将吴惟华的府邸包围,如果他不接王承恩手上的旨意,你就用他全家人的性命逼迫他。等吴惟华离开后,所有人只许进不许出。”

“另派几人跟着他,等他从西便门出城后立刻将他府上所有家眷全部逮捕,听候发落。”

李若琏怔了怔,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为何不杀了他?”

“朕怕脏了你们的手,恶人自有恶人杀,朕把这个机会交给李闯贼!”

李若琏更搞不懂了,如果吴惟华是去议和的,那么李自成无论如何也不会杀他。

陛下哪儿来的自信呢?

不过他没有质疑崇祯,领命后起身离开。

崇祯本想暂时留吴惟华一命,奈何他自已作死,在流贼围城用人之际时弹劾唐通。

想离间皇上和将土们?

没门!

这厮太坏了,坏到骨子里去了。

历史上吴惟华在多尔衮入京时拜迎马首,投降后自荐前往山、陕各地招抚,因随征太原、大同等地有功,顺治二年封恭顺侯。

所有的功劳,都是用大明子民的鲜血换来的!

不杀他无法解心头恨!

吩咐完一切后,崇祯正打算提笔书写动员令,却见一个太监急匆匆跑进来,他面有惧色的说道:“皇爷,杜杜勋回来了,正在皇城外跪地求见。”

杜勋尚膳监掌印太监,颇受崇祯信任!

派他监军他反而投降了。

崇祯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大怒:“投降之人竟然还敢回来?”

第72章 议和

历史上的杜勋在宣府监军时,出城三十里跪迎李自成。

如果文臣武将这么做崇祯还能理解。

毕竟在他眼里皇帝是公司老板,文武大臣是打工人。

这些打工人在他的公司受委屈了,想换个公司,换个老板也能理解。

但太监不一样。

太监是皇帝的内臣,在公司里的地位类似于老板的亲戚,这些人投降无异于在公司里监守自盗。

哪个公司还敢用他们?

杜勋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恶心自已!

“来人!”

两个锦衣卫推门而入,目光凶狠的看着传信的小太监。

小太监以为自已做错了什么,急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皇爷,奴婢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崇祯没有理会他,吩咐锦衣卫:“杜勋身为尚膳监掌印太监,不思为国尽忠却临阵投降,颇负朕望。立刻将他押到阜成门城楼之上,斩首示众,灭三族!”

“遵命!”

两个锦衣卫愣神片刻后,立刻领命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杜勋在东厂任过职,锦衣卫素来与东厂不和。现在杜勋好不容落到他们手上,必须发泄一番。

等锦衣卫走后,负责通报的小太监才知道崇祯不是生他的气,磕头后退出殿门。

崇祯拿起毛笔,继续写动员令

钓鱼台,李自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