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杨村风云(七)(2 / 4)

几位根据地村级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一个村子前。

村子有些破旧,但依旧有不少老百姓。

几人来到了一栋用木板木梁,以及防水油布新搭建的房间外。

“就是这里了。”

负责介绍的部队工作人员有些不好意思:

“咱们根据地条件有些差,这件房子是新搭建的。”

“现在是你们的了。”

虽然近期有些老百姓涌入根据地,但其实并不多,部队缺乏对应的准备,孙仓家属过来,只能临时搭建一栋房屋。

“归我们了?!”

“谢谢··”

身体瘦弱,语气依旧虚弱的孙仓母亲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房契,小心翼翼的收好,再摸了摸这栋明显刚刚搭建的新房屋,面露喜色,连连感谢。

这栋屋子看上去是仓促搭建的,但她看出来了,这栋屋子实际上用料十足,梁柱、木板都是上好的杉木,防水油布摸上去极其厚实。

底子很好。

到时候,让老三老四整点土砖,好好修缮修缮,就是一间上好的房屋。

比之前那栋破旧的土砖屋好多了。

“这是粮食。”

工作人员将几床被子,一待玉米递给孙仓一家四口。

孙仓一家人虽然离开的时候,家当都了过来,但因为母亲痨病的拖累,孙仓家完全就是家徒四壁的状态。

全家的家当,也只有只少量衣物被褥,以及锅碗瓢盆,和一点点粮食。

考虑到这种情况,根据地工作人员特意准备了一些粮食。

虽然部队整体粮食依旧紧张,但这并不包括独立团。

随着佩尔顿马一起赠送的数千吨粮食,让独立团目前粮食并不紧张,而在十月份价码确定后,也就不需要再储备粮食,所以困难的部队家属,都发放了粮食。

虽然孙仓归属57团,但生产团组建之初,就有分配战士家属的想法。

“粮食!”

看着眼前的两袋粒粒分明,大约一百六十斤的玉米,孙仓一家人满是惊讶。

眼前的房子,虽然看上去很随便,但实际上,单单那些上好的杉木,就价值不菲,更别说那几张偌大的防水油布了——这玩意可是稀罕货。

再加上这一袋价值不低的玉米,兵荒马乱的时代,粮食从来都是只涨不跌。

“军爷,我二娃··”

第一时间,这位母亲担心的是自己的儿子。

自古以来,在老百姓心里,吃军饷等于卖命,而眼前的价码太高,让这位母亲下意识的担心——是不是自己儿子出了什么事情,所以给了他这些东西。

“大娘,您不用担心,您儿子很安全,目前正在我们八路军三八六旅57团。”

负责的工作人员明显十分有经验,他耐心的解释道:

“咱们八路军啊,是老百姓的部队,你们有困难,我们有能力,自然该帮一帮。”

因为莫老板的影响,所以生产团安置老百姓,也是由独立团的人做的,不过,考虑到部队和基层的分开,所以这件事有赵刚负责。

“老百姓的部队?”

“帮助我们老百姓”

孙大娘愣了好久。

“老百姓的队伍?”

孙大娘后面,孙仓家的老三老四,以及五妹也愣了很久很久。

···

与此同时。

217团驻地。

“二排呢?”

“二排呢?”

一营长在回去吃了一顿好的,喝了点小酒之后,骂骂咧咧的来到了阵地执勤——为了防止前线部队跑到对面去,前线阵地要营一级的军官执勤。

但他刚回来,就发现··

阵地还在,但布置在阵地上的一连二排不见了。

三十多号人,全部不见了。

擅自脱离阵地,而且还是集体脱离,反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