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李云龙总部一日游。(2 / 5)

几岁年轻小伙子都是一抓一大把。

识字也简单。

部队都会进行文化培训,他们后勤部自然不例外。

“哈哈···”

李大团长满意离开了。

“这货是发财了?”

看着得意洋洋大笑的李云龙,张万和嘀嘀咕咕。

····

“老刘!”

后勤部和总部医院距离很近,李云龙带着十吨药品很快抵达医院门口。

没直接进门,他先将三十多辆板车停在医院门口,随后扯着嗓子喊起来。

“干嘛?干嘛?”

刘院长急冲冲的冲了出来,发现没有伤员,顿时眉头一皱:

“你来找我干嘛?。”

刘院长今年四十多岁,是实打实的高材生。

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自幼跟随父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曾经在国外留学,学习医疗技术,还在国外顶尖医院就职过,理论扎实,实际操作经验丰富。

梦想是将国外的顶尖医疗技术带回国内。

但此时的民国大地,一片乌烟瘴气,刘院长的梦想自然屡次遭到打击。

最终兜兜转转来到了部队担任总部医院。

也是一个老资格同志了,和李云龙很熟悉,而且救过李云龙的命。

“当然是有好东西给你!”

对于刘院长这位醉心部队医疗发展的老同志,李云龙还是很尊敬的,毕竟这位曾经为他做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时候,还亲自为他清创。

“好东西?你能有什么好东西?”

除了做手术的时候,看病人的时候,其他时间,刘院长脾气都很差。

一来是总部医院总是很忙,语气严厉一点,脾气冲一些,有助于提升医院效率,也有助于培养新人,二来,总部医院缺医少药,每个月都有大量伤病员因为药物不足而牺牲,长久下来,很难让他有好脾气。

而且他也说的没错。

他看重的好东西,都是能用于重伤员的药品,或者医疗设备。

自家部队的医疗水平很差,战地医护兵稀缺,果脯那边也是半斤八两。但鬼子这方面,也没好到哪里去,只有甲种师团的满编中队,才有四个医护兵。而且经常不满编。

至于其他师团,中队一般都只有两个。

大队的大队部倒是有五六个,但药品配置和设备配置,依旧只有普通的止血纱布,止痛药,止血粉等战场急救药品。

这些东西他看不上。

看的上的东西,只有鬼子旅团级医疗队,或者精锐满编联队医疗队才有,但这些鬼子的好东西,可没那么容易缴获。

就算缴获了,付出的代价也远大于收获。

“嘿嘿嘿···”

毕竟是刘院长,李云龙也不再嘚瑟,直接抱来一个装药品的木箱。

木箱和装弹药的木箱很像,至少外表很像,大小也差不多,单人单兵可以轻易携带,一开始刘院长以为是某种弹药,都准备离开了,他忙得很,就算没手术,也要去培训医护兵,没时间和李云龙扯淡。

但当然看到木箱上的图标后,转过去的身子硬生生扯了回来。

他看到了一个红十字!

李云龙没发现刘院长的动作,他一手掰开木箱的金属卡扣,握住一根横梁木柄,提起了木盖子,露出了里面的瓦楞缓冲纸箱。..

纸箱上写的是汉语,但中间有一个更大的,明晃晃的红色十字。

“走开,不是你这么拆的!”

李云龙正准备直接撕开纸箱,手就被刘院长直接扒拉走了。

随后,刘院长小心翼翼的撕开纸箱中间的一圈纸胶带,宛如一道门扉,打开了纸箱,露出了里面又一层缓冲瓦楞纸。

“这是啥东西··”

李云龙看到这一幕,有些不满意的嘀嘀咕咕了一句。

他之前还奇怪,为什么这么大一个箱子,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