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沙船(2 / 2)

沙滩海边驶到岸边不远处,直接放下船首跳板,将人员直接输送到岸上。

至于船速虽然低于海鹄级和海狼级,但是却因为装了三桅,船帆面积大,同样也能远超目前常见的海船,甚至超出了高句丽特有的那种快梭船,和船队编队航行的时候,也基本上能够跟上船队。

关键是这种沙船载重量也不小,船体甲板面积大,船舱宽大,可以方便装卸货物,运送人员甚至骡马都没问题,于是便被徐淼定位为水师陆战队的登陆船亦或是随行补给船。

而没有沙船之前,使用海鹄级的时候,因为海鹄级是尖底船,虽然抗浪性好,速度快,操作灵活,但是却不能靠近海岸,容易触底搁浅,所以船上的人登陆的时候,要使用船上携带的舢板划船靠岸。

这不方便他们船上的陆战队人员上岸活动,而且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在海边,碰触到海底的沙子搁浅,一旦搁浅的话,船只就会翻覆,想要再扶正退出来就难了。

为此海巡司在袭扰高句丽的行动之中,还真就损失了一条海鹄级战船,就是因为离岸太近船首触底搁浅,导致了船身翻覆,最终不得不纵火烧毁了那条船,以防落到高句丽人手中。

后来徐淼才想出来给海巡司配置一种方便靠岸的平底沙船,作为陆战队上岸的登陆船,如此一来沙船便闪亮登场,被徐淼定名为海鲸级,成为了海巡司正式定型装备的第三种船型。

更妙的是这种沙船拥有很多优点,也颇受海商的喜爱,沙船也可以作为商船使用,于是看到沙船这么受欢迎,海州船寮旋即便对沙船进行了修改,降低其速度,减小船的长宽比,加宽船舱,减去一根桅杆,使之成为了一种十分抢手的货运船只。

现如今船寮销售的商船,基本上都以这种沙船为主了,非常适合长江以北沿海一带航行,所以极受海商们的欢迎,纷纷来海州订购这种沙船作为他们以后的商船。

当贞观十年的时候,大唐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活动已经是开始变得越来越热闹了,海上跑的船,比起徐淼刚来海州走马上任的时候,起码增加了两三倍以上,沿海一带以前也涌现出了不少造船的船寮,纷纷在加班加点的赶造各种能出海行商的船只。

而海上贸易活动的繁荣,也开始给大唐沿海一带带来了巨大的利好,原本大唐的沿海一带,并不繁荣,而且多是经济不发达,而且人口也比较少的穷地方。

但是随着海上贸易活动的兴起,南来北往的商船越来越多,商人们便开始向着沿海一带转移,并且在沿海一带开设工坊,各种产品也源源不断的从各地被装船转运到其他地方,自然而然促进了商业活动。

而大唐现在又开始在全国征收商税,商业活动多了以后,地方官府就可以征收到更多商税,这使得沿海一带的州县开始变得富庶了起来,也吸引了更多人口向沿海一带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