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旦表情悲切,双目含泪,一时间关银屏看痴了。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诸葛旦居然背起了出师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是不会武功,可是上学的时候学过出师表。
诸葛旦一看关银屏的表情,知道自己赌对了。
于是再接再厉,看看能不能一举把她拿下。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当诸葛旦说道关羽毁败,秭归蹉跌的时候,关银屏不自觉地踉跄几步,而诸葛旦说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整个人顿足捶胸,痛哭流涕。
“大胆诸葛旦,在太子面前敢吊唁西蜀故相,难道尔要复国蜀汉,不要命了吗?”
诸葛旦的举动气的文瑞哇哇大叫,在太子面前背出师表,不是给他上眼药呢嘛。
说着拔剑就要上前砍杀。
“文统领且慢!”
太子司马玉拦住了文瑞。
文瑞一愣赶紧将宝剑还辖。
司马玉神情悲切,目光深邃。
“昔日魏蜀吴三国争霸,从黄巾之乱至今已有百年之久,若不是我大晋武帝一统华夏,也不知道这征战到何年,百年来,多少谋臣良将战死沙场,多少权谋逆子霍乱朝纲,汉寿亭侯忠义千秋,受万人敬仰,汉忠武侯鞠躬尽瘁,多少朝堂仕子的楷模。古往今来,忠义之人必受顶礼膜拜,奸佞小人必被万世唾骂,诸葛旦身为武侯后裔,今逢故人,吊唁先祖,又何罪之有,文将军,你我的刀剑虽快,岂能堵得住这悠悠众口。”
司马玉一番言语掷地有声,表情悲切,看样子是动了真情。
“太子说得对,是末将莽撞了”
文瑞赶紧上前赔罪。
老将军周访对太子的一番话也是频频点头。
“虽说诸葛旦吊唁先祖其情可悯,但此处毕竟还是擂台,军人不能只用嘴说,诸葛小校,你与关将军还是手上见分晓吧”
周访其实这么说是为诸葛旦解围,可是他哪里知道,诸葛旦此时最怕的就是开打了。
“大将军说得对,不管你是武侯后人,还是我为武圣后裔,都是昨日黄花,西蜀已经灭国,此时你我都是大晋的子民,陛下的士卒,今日擂台比武,没有故人,只有对手,进招吧!”
关银屏强忍着热泪,抖擞精神,拉开架势要与诸葛旦一决雌雄。
诸葛旦万万没有想到,说了半天,最后还是要打。
他踌躇了半天,突然灵光一现,计上心来。
突然跪倒在地,对着司马玉双手抱拳。
“启禀陛下,末将有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恩准”
司马玉一愣,不自觉的说了句话。
“诸葛小校,但说无妨”
闻言诸葛旦心里一喜。
“今日我与故人相遇,不得已刀兵相见,但末将祖上乃是文臣,械斗之事并非所长,如今末将还有一个兄弟也在军中,乃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