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煤球和肥皂,价格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也是要高很多的,只有稍微富裕点的人家才会用,真正的穷人还是只能烧柴火、用皂角。
不是李伟心黑,实在是成本在这呢,原材料也就那么多,产量不会太高了,真走平民路线他也供应不上。
现在商会的主要利润还是这些自有商品,占了足有一半以上。
不过随着以后商会规模越来越大,掌握了供应商和店铺两端,欺上瞒下,利润就有了!
到时候自有商品放手交给别人做也没关系,反正都得从他这走货,少不了得让他咬上一口。
后世的各大平台都是这么干的。
“那些商行是怎么回事?”李伟又问道。
来福闻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看沈经,李伟顺着他的目光疑惑的看向沈经。
沈经尴尬的笑道:“这些商行有三四家,有的是一些大商行不想让咱们占便宜,就自己铺自己的货,还有的是见咱们做的好跟着学的,但大多不成气候。”
“唯有……咳,唯有家叔沈彬,以更高的抽成,更长的结款期和欠款额度等手段跟咱们抢走了一些店铺,不过由于咱们自有商品的原故,大多商铺还是选择了继续跟咱们合作。”
李伟听了片刻听明白了,沈经家这个二叔是要仗着财大气粗抢生意啊!
不过没关系,这种事李伟早有预料,这是早晚的事,他也有所打算,回款周期、铺货量这些都是大坑,稍有不慎就会赔个底掉,等自己的商会壮大了,就找机会给他挖个坑埋了。
至于其他自己铺货的商行,单一货品除非像他做的这些东西,利润超高,否则利润覆盖不了拖欠款,那就是找死,而且很多店铺又不是只卖单一货品。
没有互联网和高速物流的加持,搞直销是做不大的。
其实后世在互联网兴起之前,每一个大的经销商都可以算作是一个平台,只不过这些人思想固化,没能与时俱进,让新的“互联网经销商”给替代了。
现在李伟做的事其实就是物流加平台的B2B模式,这玩意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科技模式对人力模式的替代罢了,并没有什么商业创新。
现在李伟就是反其道而行,用人力代替科技,回归传统的经销模式,以来福带领的货郞来回传递信息组成平台达成交易意向,以阿布带领的送货工完成物流环节,达成交易。
当然李伟搞这玩意增加了不少人工成本,不过前期有他的高利润商品撑着,后期成规模了就更没问题了。
而且今后他还打算直接做大型综合型超市,也就是B2C,到时候也不用到处挨个店铺去送货了,直接抢了这些店铺的饭碗算球。
我艹,是不是太黑了点?
李伟一边听着沈经的汇报,一边想着今后的发展思路,想到后面不由的有点心虚。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这都是跟后世那些平台学的,商场如战场,他也只能跟着黑化了。
嗯,就怪他们,李伟不停的安慰着自己的良心。
“这些人先不用管他,今后我自有安排。”李伟等沈经说完道。
“那个,阿布,你那边呢怎么样?”
“回老爷话,最近咱们的送货量大增,底下的人都辛苦了很多,有点忙不过来了。”
阿布如实道。
李伟跟他和来福都说过,在外叫会长,不用叫老爷,更不要自称奴才,毕竟现在他们两人都是大总管了,奴才的身份对他们的管理工作很不利。
不过阿布坚持叫老爷,幸好没有自称奴才什么的,李伟便没再管他。
“嗯,今后手推车都别用了,全用大车吧,提前统计好各个店铺的单子,用大车集中收货,统一派送,这样能省不少人力。”
李伟想了想道。
前期因为店铺和供货的作坊都比较分散,货也比较少,只能让人小车多跑,但是后面货多了,集中使用大车是必须的调整。
现在的货源除了京城附近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