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3 / 4)

糜汉 酱油拌历史 6100 字 2023-11-10

但当他对上诸葛亮那平静如水的眼眸后,他想要说的话却尽皆被那淡淡的眼神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这是命令。”

诸葛亮的这句话,流露出了不可拒绝的意味。

在刘备不在的时候,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他的话可近乎等同于圣旨!

哪怕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会当面撒谎,但在诸葛亮拥有的权力面前,刘封最后还是乖乖地转身走出帐外传令去了。

刘封离开之后,诸葛亮也没有了继续议事的心情。

他让议事的众臣都先暂且离开。

众臣看诸葛亮的脸色不太好,也都纷纷识趣的起身朝着帐外走去。

刘封的用意不难猜测,可一位是掌握兵权的皇子,一位是掌握兵权的丞相,这二人之间的政治斗争,众人都不想贸然掺和进去。

可成都来的众臣不想掺和这种事,身为诸葛亮心腹的杨仪、马谡等人却颇为愤愤不平。

“丞相心胸宽大,想相忍为国,可螟蛉之子并不怎么想,丞相要早做防备呀!”

螟蛉之子出自诗经,通常代指为继子,义子,而这句话虽然看起来有点蔑称的意思,但实际上在当世是一种中性的代词,无褒无贬的意味。

这句话是杨仪说的。

性情孤傲的杨仪,在见识到今日刘封的险恶用心之后,哪怕很想为诸葛亮打抱不平,但顾忌到刘封的身份,他索性直接用螟蛉之子来代称刘封。

而不止是杨仪这么想的,就连马谡也向诸葛亮建议道:“丞相不如将今日之事上书陛下,让陛下来定夺。”

说完这句话后,马谡又不经意间添加了一句道:

“今日这事也怪邓艾,若是没有他的那句话,丞相今日何必,何必.”

马谡为尊者讳,没有说出撒谎那两个字,身为诸葛亮心腹的他自然知道,邓艾说的话根本是子虚乌有。

而他与杨仪不同,想将矛盾转移到邓艾身上,他的用意也很明显。

在听完两位心腹的话后,诸葛亮并未流露出气愤的神色,他的神色一直很淡然。

他先言道:“他不懂子晟,而你不懂相忍为国。

欲成大事,必先应当以顾全大局为念。

顾全大局,不单单指的是在必要的时候,要忍耐旁人的有心之举,更指的是要在必要的时候,无须太迂腐的执着于个人名声。”

诸葛亮的这句话既是想打消杨仪与马谡心中的愤恨,也是在为他刚才的回答做出解释。

说完这句话后,诸葛亮又为邓艾开脱起来:

“邓艾非鲁莽之人,他对子晟又忠心耿耿。

吾虽不知他为何会突然带数名魏军入关,但他不想贸然透露那几人的身份,定然是有着要事禀报。

他的那句话,也是无奈之举。”

在诸葛亮看来,这件事真的怪不到邓艾头上。

很多事本可以心照不宣,但刘封却非要反其道而行之,恐怕就连邓艾都没想到,刘封会对他的话,采取私心如此重的做法。

在说完这些话后,诸葛亮便让杨仪与马谡二人先行退下,他现在对邓艾带来的那几名魏军很感兴趣。

诸葛亮猜测,邓艾很可能会带来一个让他意外的好消息。

杨仪与马谡见诸葛亮好似不想对这件事过多追究,他们对视一眼后,便齐齐转身朝着帐外退去。

二人的身影落入诸葛亮的眼中,想着他们二人刚才为他的愤愤不平,诸葛亮的脸上悄然浮现了思索之色。

他刚才有些话并未对马谡与杨仪直言:

你们不懂陛下,但他懂。

只要刘封不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陛下是不会轻易处置他的。

真以为陛下将刘封解除幽禁,就只是为了让刘封驻守剑阁吗?

有些话可以看破,但却绝不能说破。

这天下,终归是姓刘。

只是有些事的确要早做防备,今日的事为诸葛亮的心中敲响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