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知,况且江东民风彪悍,一向善出刺客。
在这种种原因下,姜维觉得为保险起见,觉得还是提醒一下糜旸的好。
姜维突然的劝谏让糜旸一怔。
但他很快就笑了出来。
类似的谏言,糜旸还从刘备的口中听过。
相比于姜维,刘备的话就直白很多了。
“孙权贼子,必有所图。
况你若喜好歌舞,朕之宫廷乐队送你又何妨,何须孙权谄媚?”
说实话,就算没有刘备与姜维的谏言,糜旸对孙权送来的乐队也是抱有戒心的。
三国时期,原本就有不少大人物死于刺客之手,从而大大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而糜旸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天下间想要他性命的肯定有孙权一人,却不止是孙权一人。
糜旸之所以在有戒心的情况下,还将孙权送来的乐队留下,心中乃是有着一层不为人知的盘算。
不过糜旸还是开心于姜维今日对他的谏言。
糜旸笑着对姜维说道:“卿所言,孤已知晓,会多加小心的。”
在听到糜旸这么说之后,姜维方才放下心来。
随后姜维便又重新坐了下来。
等姜维坐下后,糜旸立即对姜维说出来,他今日将姜维留下密谈的原因:
“不知伯约还记得固山一战时,骠骑将军对贼军施展火攻时的事?”
见糜旸陡然提起这件事,姜维的脸上浮现了慎重之色。
在郭淮率军攻打固山时,姜维因为受伤并未在军中。
可是在后来他回到军中后,他曾听不少魏军将校提起那一日马超火烧魏军的场景。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那种惨况尽管未亲眼所见,只是有所耳闻,却也足够让人不寒而栗。
而姜维也是聪慧之人,在回忆了往日的听闻之后,姜维瞬间反应过来道:
“大将军是想借助那等天火,击破曹彰?”
姜维的反应不可谓不快,而他也的确猜中了糜旸的一部分想法。
“然也。”
“贼军最近使用的投石车,无论威力再怎么大,也终究是木质构造。
或许贼军谨慎,会在投石车表面覆盖在生牛皮,用来抵御火攻。
可生牛皮能抵御寻常火攻,又岂能抵御天火乎?”
糜旸不想给姜维普及科学知识,于是他只能顺着姜维的话,将由石油引发的大火称之为天火。
姜维在听完糜旸的话,脸上浮现了喜色。
之前魏军投石车的威力巨大,一直是他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没想到糜旸一来,就果真如他所说的那般,想出了破坏魏军投石车的办法。
奇怪的是,明明他之前就知道有着天火的存在,怎么就没想到运用天火破坏魏军投石车的这个办法呢?
其实这不能怪姜维。
经过马钧改造后的投石车威力巨大,能对汉军的营垒造成很大的威胁,这是曹魏生产力领先季汉的一个表现。
转轮式投石车,是在曹魏原来的霹雳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来,而似霹雳车这种当世一流的攻城器械,季汉并不具备。
不是刘备与诸葛亮不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只是季汉的基本盘大多处于南方,在当世,南方很多都是处于未开化的阶段。
论技术的积累,论工匠的人数与技艺,再论国力对军事武器研发的保障,季汉都是大大不如曹魏的。
这一点是事实。
哪怕糜旸想扭转这种局面,可技术发展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撑,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还要有相应的人才储备,并且要遵循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等等。
这以上种种皆从根本上限定了,要想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完成的事。
另外姜维不能想到用“天火”破坏马钧的转轮式投石车,还因为姜维在思想上有着身为古人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