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曹彰提起长平之战,张郃的心情更沉重了几分。
作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一场大战,张郃又岂会不知道呢?
知道长平之战全过程的张郃,不由得将当下己方面临的形势,与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在心中进行比较。
不比较还好,一比较张郃发现,魏军当下的处境与当年的赵军,竟有六七分相似。
同样的是粮道被断,同样的是陷入敌围。
这.
在张郃为己方大军的下场深深担忧的时候,曹彰的话传入张郃的耳中。
“糜旸想做白起,可孤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当年白起能将赵括围困至死,一方面在于赵军粮道断绝,一方面在于秦军兵力在赵军之上!”
当曹彰说出这番话后,张郃恍然大悟。
正如曹彰所说,历史上赵括被秦军重重围困后,之所以一直不能突围成功,不是赵军战斗力不强,实在是秦军占据着人数与地利的优势。
可相比于当年的赵军,当下占据着人数优势的,应该是魏军才是。
若魏军全力突围的话,未必没有一线生路。
至于突围的方向,也不难抉择。
汉军大概只有万余的兵力,万余的兵力要想防守住数里的大营,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最重要的是,唯有向汉军大营发起进攻,数万魏军才能保证无后顾之忧,才能专力向前。
而只要汉军大营能有一处地方被魏军突破,那么这数万魏军的生路就来了。
在明白曹彰的意图后,张郃随即想起了当初他对满宠说的一个策略——以点破面。
不过曹彰的意图却不止这个。
曹彰对着张郃继续吩咐道:
“派出擅长攀登山岭的信使,让他前往长安求援。
若援军能及时赶来,我军便多了几分逃出生天的可能。”
信使能通过狭窄的山道,从略阳县来到街亭,那么街亭的信使自然也能通过山道到达略阳,从而前往长安。
只是做到这一点虽然不难,但长安是否能有援军派出,曹彰与张郃心中都没数。
不过相比于什么都不做,曹彰认为这一举动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听完曹彰下达的两道军令后,张郃连忙对着曹彰一拜,就离开安排去了。
曹彰没有预料错,在他得到来自略阳县噩耗的同一日,糜旸也得到了来自略阳县的好消息。
在知道姜维成功完成自己交给他的任务后,糜旸不由得在大帐中仰面大笑起来。
“伯约真幼麟也!
今我军,胜局已定!”
在糜旸大笑的时候,帐内的其他将校脸上也流露出喜色。
其实原先糜旸为了不泄露机密,他安排给姜维的任务,大营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大多数将校只知道姜维奉糜旸之命离营,却不知道他具体去做什么了。
现在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众人方才知道姜维去做的,竟是此等动人心魄之事。
重要的是,他还真的成功了!
这一刻众人心中不仅愈加敬佩糜旸的谋略,也对姜维的感官改善了很多。
在喜悦过后,刘封便当下出列对着糜旸一拜请命道:“大将军,封以为我军当下应趁贼军军心崩溃之际,对贼军大营发动猛攻。
封愿请为先登大将,封有自信,一定会为大将军拿下贼军大营。”
刘封之所以会这么有自信,在于他知道,尽管姜维现在已经控制了略阳县,但总会有一些溃兵逃到街亭,为曹彰报信的。
只要魏军得知略阳失陷的消息,那么他们的军心岂有不崩溃的道理?
曹彰又不是韩信,能打出背水一战,那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神仙之仗。
而趁着魏军军心崩溃的时候,对魏军大营发动攻击,的确是一个极佳的机会。
在刘封出来请战后,在座的丁奉等将校也蠢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