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下令郭淮直接率军退出上邽城,然后与他合兵一起朝着陈仓后撤。
当郭淮率军撤出上邽城之后,糜旸立即就率军进驻上邽城,并派马超为大将,领兵追击徐徐后撤的魏军。
只是马超虽骁勇异常,可曹真终究不是无能之辈。
魏军在曹真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分批交替地朝着陈仓城一路后撤。
加上在魏军撤军的路上,有着不少险要的山林地形,这让马超担心有伏兵而不敢放开速度追击,所以糜旸派出的追兵,并未取得什么大的战果。
这一点在糜旸的预料之中。
除非是追击溃兵,否则若是追击成建制的敌军的话,一般情况下很难取得什么大的战果。
甚至一不小心的话,派出的追军反而会被敌军设伏重创——例如那充满诡异的木门道一战。
在得知追兵已然无法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之后,糜旸便下令召回了马超。
虽说糜旸想尽快打下长安城,但糜旸还在等着一个人的到来。
那个人便是赵云。
前几日收到赵云的捷报后,糜旸便下令表有功的谢牵为安定太守,并让张嶷率军数千留镇安定郡。
糜旸给张嶷与谢牵的命令是,让他们优先将安定郡的局势稳定下来。
在完成这一点的前提下,他们再派人接触河西诸郡的太守,尽量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将河西诸郡重新纳入大汉的版图之中。
对于这个要求,糜旸觉得并不难。
早在前年曹真主持的河西大战中,河西当地的割据势力就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这代表着河西诸郡目前并无强大的地方武装。
在这种情况下,张嶷与谢牵凭借着街亭大胜的余威,想兵不血刃光复河西诸郡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就算河西诸郡有人贼心不死,可只要安定郡在汉军手中,那么河西诸郡的局势就不会有糜烂的危险。
而糜旸之所以要采取以安抚为主的方式,来稳定凉州北面的局势,在于他要召赵云及上万汉军归来。
一场硬仗在即,将赵云与上万汉军留在河西之地,完全是一种浪费。
在糜旸的加急传檄下,在魏军从上邽撤走的数日后,汉左将军赵云带着上万汉军及一大批魏军俘虏,浩浩荡荡地回到了上邽城外的军营内。
众多魏军俘虏的鱼贯入营,引起了汉军大营内一阵不小的骚动。
哪怕是有一段时间过去了,可上万魏军的脸上还是带着浓重的灰败之色。
打着打着,后方的家被烧了,这样的事恐怕上万魏军俘虏,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而上万魏军俘虏脸上的灰败之色,却在无形间提振着汉军的士气。
众多汉军心中因为久攻不下魏军大营而产生的挫败感,也被一扫而空。
赵云的领兵归来,在提振着汉军士气的同时,也让糜旸下达了全军拔营东下的军令。
在糜旸下达拔营前往陈仓的命令时,上邽城外汉军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原本北伐之初,汉军北伐的总兵力就在七万左右。
后来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诸葛亮又陆陆续续往前线送来兵员。
再加上在平定凉州后,有许多地方豪族、异族畏于汉军军威,选择向汉军投诚,这让汉军的人数又得到了一次不小的补充。
糜旸前段时间没有选择马上率军前往陈仓,主要就是等着分散在凉州各地的汉军,陆续集结至上邽。
几番累加下,汉军的总兵力到达十万之众,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可十万大军,也是当下大汉能竭尽全力拿出来的,放在关中战场的所有兵力了。
至于魏军目前在关中的兵力有多少呢?
除去陈仓守军之外,曹真目前能动用的兵力,最多五万上下而已。
所以当从斥候的口中得知,糜旸带着十万大军正朝着陈仓杀来的时候,刚刚撤退至陈仓的曹真,他感觉到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