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搅乱天下 先攻渭北(3 / 4)

糜汉 酱油拌历史 6022 字 2023-11-10

众所周知河西诸郡一直是华夏与西域诸国的联络要道。

当汉军的旗帜重新飘扬在玉门关上,一些靠近玉门关的西域小国在得知这件事后,就连忙派出使者入关拜会当下的大汉天子。

那些西域小国的使者很快就被张嶷派人一路护送至南郑。

而刘备在得知有来自西域的使者后,顿时喜不自胜。

尽管眼下来拜见他的西域使者,大多来自一些不出名的小国。

可这件事对刘备这个大汉天子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代表着刘备建立的大汉,已经初具一些华夏正朔的气象。

因为此事感到自豪的刘备,当然不会忘记将他的喜悦分享给这件事的最大功臣糜旸。

感受着刘备在文字间流露出的喜悦,糜旸也不由自主地在心中祝贺起刘备。

只是祝贺之余,糜旸的心中亦有些心酸。

在原来的历史上,季汉一直被世人蔑称为蜀,就是后世的许多人,也认为季汉配不上正朔的名号。

这一直是诸多季汉迷心中一件挥之不去的遗憾,想来这个遗憾也让原来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辗转反侧,悲叹连连。

可是今世不会咯。

一些小国的朝拜算什么?

糜旸要做的是恢复“汉帝轻皱眉,万国趋河洛”的盛景!

想到此糜旸心潮澎湃,在收起刘备发来的诏书后,糜旸立即就带着一众心腹将率出城前去探查敌情。

西围是距离五丈原不远的一座小城,在众将的护卫下,糜旸很快就来到了五丈原的附近。

等来到五丈原的附近,亲眼看到五丈原的地势后,糜旸心中的澎湃,正在慢慢消失着。

望着那一层层布满魏军弓箭手的山坡,再看着原下那密密麻麻的战壕与拒马,糜旸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魏军到底是有多怕他,能将五丈原的防务做到这种程度?

原本五丈原的地势就易守难攻,再加上这严密的防御体系,若是汉军对五丈原发起强攻的话,恐怕付出再大的牺牲,也难以啃下五丈原这块硬骨头。

不止糜旸看的眉头频皱,就是他身旁的赵云、马超两位虎将,在看到五丈原上下魏军布置的防线后,脸上也流露出凝重之色。

他们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不错,可他们终究是血肉之躯,更不会飞。

在察看完五丈原的敌情后,糜旸又命人快速前去探查渭北的情形。

前去探查渭北情形的斥候很快归来,只不过是带着伤归来的。

带伤的斥候在回到糜旸身前后,对着他禀报了一件让糜旸更不愿意听到的事。

渭水北岸已经被魏军占据,他身上的伤就是被守卫渭水北岸的魏军所赐。

在得知这件事后,糜旸带着一众将领回到了西围城内。

回到城内后,跟随糜旸归来的诸将便纷纷向糜旸提起了建议。

有的建议糜旸,应当趁士气旺盛之时,对五丈原发起猛攻。

有的建议糜旸,应该采取围山截断水源的策略,让敌军不攻自破。

更有甚者建议糜旸不如继续采取分兵的方式,让一部汉军屯驻五丈原下,让另一部汉军越过五丈原前往长安,这样或许可诱引五丈原上的魏军下来接战。

建议很多,也各有各有的道理,只是终究没有一条让糜旸十分满意的。

最后糜旸只能先下令让诸将下去歇息,他自己好好考虑该选择哪一条建议执行。

等诸将退避后,糜旸却并不是如他所说的那般,在思考方才诸将提出的建议,而是快速召来了一位司闻吏。

待司闻吏来到身前后,糜旸将身上的一个信物交到他的手中,并对着他嘱咐道:

“快速前往武功县联络孟达,并且告诉他:

我军成败,在于卿也!”

司闻吏在得到糜旸的口令后不敢延误,他收起糜旸的信物便快速朝着大帐外走去。

在司闻吏离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