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整合人才(2 / 3)

,他就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对面,吴平乐和周旭两人一脸紧张的看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徐川,眼神中有紧张,也有期待,更有追星族看到了自己偶像的激动。

徐川拾起资料,笑着对两人道:“两位先坐,不用紧张,这次找你们过来,主要是想咨询点事情。”

闻言,两人紧张的点了点头,屁股挨着椅子半边不到。

一边翻阅着资料,徐川一边问道:“两位曾经在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留学访问过对吗?”

吴平乐小鸡啄米般的点头道:“是的,在去ITER那边交流的时候,我曾被安排去访问过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在那边留学了三年的时间。”

“我看你资料上写的,主要留学方向是水冷偏滤器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对吧?”

“是的。”吴平乐和周旭同时点头回道。

放下手中的资料,徐川思索了一下,问道:“方便的话,两位能和我聊聊普朗克那边的发展吗?关于水冷偏滤器方面的一些设计和理论。”

破晓聚变装置是从ASDEX装置改造过来的,当初交易的时候,是连带着一起交易了ASDEX上的水冷偏滤器技术。

不过相对比螺旋石7X上最新的水冷偏滤器来说,ASDEX上的水冷偏滤器技术差不多可以说是老古董了。

借助收拢ITER回来的这波人员,他想着针对破晓装置上的水冷偏滤器等方面重新优化设计一下。

如果磁面撕裂问题和第一壁中子辐射问题能得到解决,示范堆工程的建造也需要开始了。

相对比实验堆来说,示范堆对于各种配件的要求更高。

能优化的地方,就必须要做到最好。

听到眼前这位问起了水冷偏滤器方面的东西,吴平乐迅速回道:“当然没问题。”

整理了一下思绪,组织了语言后,他重新开口道:“在一年前我离开螺旋石7X的时候,他们正在研究准环对称磁场位形水冷偏滤器。这是一种可以通过磁力线,将粒子流和热流引入到偏滤器的方案”

“通过排除聚变反应产生的热能以及杂质.”

办公桌后,徐川认真的听着这位吴平乐研究员的报告。

水冷偏滤器算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上的关键配件之一了,在这个上面目前做到的极限的,只有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

虽然依靠这些访问留学的人不可能真的将破晓上的水冷偏滤器推进到和螺旋石7X上应用的一样。

但至少,相对比ASDEX装置上那套老旧的配套设备来说,应该是能提升不少的性能的。

至于螺旋石7X是仿星器,他研究的是托卡马克装置,水冷偏滤器在两个路线上是不同形态这一问题,其实也不算什么。

毕竟两者都是基于磁约束路线做出来的东西,有差别,但不会差别到原理都不同的地步。

依据螺旋石7X和破晓上的原有水冷偏滤器进行优化调整,这些工程师和研究员们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听完吴平乐对螺旋石实验室的一些了解和介绍后,徐川又咨询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一旁,同僚周旭也帮忙补充了一些。

思索了一下后,徐川拾起笔在两人的资料上打了个勾,然后笑着看向两人,问道:“你们应该知道,破晓聚变装置是从原先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那边购买来的ASDEX装置改造的,上面同样有一套相对较老的水冷偏滤器设备。”

“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我在这里邀请两位加入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相关的工作室是进入水冷偏滤器研究组小组,负责配合研究优化重设水冷偏滤器。”

“至于薪资待遇,如果两位感兴趣接受邀请的话,等会会有人来跟你们洽谈。应该不会低于你们在EAST那边的标准。”

“有兴趣留下来吗?”

听到徐川的邀请,吴平乐激动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当然,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