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们先坐不住造反,自己在出手,也名正言顺。
不造反就最好,既然有那样高的治世才能,辅佐他杨家更上一层,也是不错。
就是不知道,他杨家有没有这样的惊世能臣。
·
苏子言没管各位面的反应,继续打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大明忠义之士,平汉王朱高煦之乱,他敢于阵前呵斥权贵,不弯脊梁。任巡抚之时,明百姓之苦,解百姓之难,深受各地百姓爱戴。然,明君难长久,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换成了其子明英宗朱祁镇继位。】
【明宣宗位面】
朱瞻基看到于谦的时候,就坐直了身体,忐忑无比。
不知道神迹是要说他昏聩无能,还是他是那个明君。
在听到那句已经铭记于心的明君难长久,朱瞻基眼睛发红。
他,不是昏君。
他接手的大明,没有对不起。
【明成祖位面】
朱棣没想到,此次竟然是说的他大明。
其中的君,还是他的孙子。
“皇后,朕此时心情很难受,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愤怒。”
明君是他孙子,可不出意外,昏君也是他曾孙。
徐皇后安抚的拍了拍他的手,“还有改变的机会。”
朱棣只能咽下心塞,继续往后看。
【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成祖朱棣之孙,明朝第五位皇帝,有远见,整顿乱象,实行各种措施,休养生息,对外命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缓和各族关系,在其位期间,使得经济空前发展,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来自百科历史整合)】
明太祖朱元璋看的迷惑,虽然这讲的他大明,又是忠臣又是明君,他很高兴。
可允文呢?
后代皇帝,难道不应该是允文的后代吗,怎么成老四的了?
【后世有人评:一世英主朱瞻基。】
各位面都惊讶了。
聊天群里也忍不住出言。
【纣王:好高的评价。】
【秦始皇:一世英主,他的功绩让后世很多人喜欢,应得的。】
【罗睺:纣王有没有觉得很扎心,秦皇是千古一帝,刘邦那小子也是虚心纳谏,知人善用,你呢?】
【白骨精:大王表示,这些不是他得不到,而是他不想得是吧,大王~】
【纣王:对,就是这样,寡人想要还得不到吗,哼。】
【秦始皇:那你倒是别去修长城混功绩啊。】
【纣王:寡人这是在造福百姓。】
【刘邦:大王看来也是我政哥的粉啊,这般崇拜我政哥的功绩,政哥恭喜恭喜,真真是名动世界上下五千年啊。】
苏子言:
罗睺:
白骨精:
林黛玉:
纣王:
【纣王:你能不能别这么舔。】
【刘邦:大王我只是说个实话,难道这不是事实吗,哎,都怪我政哥太优秀了,遭人妒忌啊。】
【秦始皇: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小子说出来朕就很不顺,你还是闭嘴吧。】
【刘邦:委屈·jpg】
苏子言默默的挪开视线。
【明仁宗朱瞻基去世,在明英宗朱祁镇手中,大好局面的明朝,开始走向溃败。他宠幸奸臣王振,听信奸臣谗言,率大臣重臣并二十万大军出征,却输给了对方区区万人,大臣皆亡,自己也被抓,此一役称土木堡之变。】
朱棣瞬间大火:“废物!”
朱元璋也是气的发怒:“混账,垃圾。”
他大明怎么有这么废物的皇帝。
二十万大军啊,居然打不赢万。
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对方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