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问:“味道如何?”
鲜、还嫩,重要是没有鱼刺。
这小娘子倒是手巧,竟是把鱼刺全给剔除去了。
中年男子瞧着这刚出锅的鱼糕,实在诱人:“我就要十文钱的卖不?”
“卖。”
上门的生意哪有拒绝的道理,温稚手脚快,很快便切了一份递过去。
有了这第一笔生意后,陆续围过来的人也多了。
刚出锅的鱼糕实在太香,温稚切了不少小块的让人品尝。
很快便卖了七八份出去,她价格定的不低,光靠周围这些百姓是卖不完的。
温稚重新切了一份鱼糕往醉仙楼走去,不愧是镇上最大的酒楼,除去掌柜的里头站了四个小二。
温稚端着鱼糕径直往掌柜的面前走去:“您就是醉仙楼的掌柜么?”
“姑娘是?”掌柜的上下打量几眼温稚。
“小女就是个农家厨娘,这有道菜品想跟您这醉仙楼合作。”温稚将鱼糕搁在掌柜面前。
鱼香鲜味扑鼻,瞧着不错,但掌柜的也不是没见过市面的人:“我这醉仙楼请的都是一等一的师傅,姑娘单凭这一道菜就想来谈生意?”
“掌柜的不妨先尝尝,若是觉得味道好,我这倒还有一些别的菜谱能卖给你。”
“成。”掌柜招呼小二取来筷子,尝了一口这姑娘带来的鱼糕。
“如何?”温稚其实心里在打鼓,但面上还得沉着气。
“好。”掌柜当即拍手称绝。
鱼糜所制成的鱼糕口感细腻,一抿即化,既有鱼香也有肉香。
“姑娘这鱼糕有多少?我都收了。”
“还有大半蒸笼。”温稚心下一喜:“小女都去取来。”
“且慢。”掌柜叫住温稚:“你这鱼糕的制作工序可有告诉过旁人?”
“没有。”温稚不解回。
“那好,连着你这菜谱,我都买了。”
醉仙楼要买她这鱼糕菜谱,若是卖了,日后就不能再指望做这道菜赚钱了。
“那敢问掌柜觉得这菜值多少银子?”
“十五两。”
温稚商讨:“二十两,日后这菜只有醉仙楼独有。”
“姑娘言而有信这菜谱不卖给第三人?”
“小女虽是女子但也知道做生意讲究诚信二字,掌柜且放心,既是卖给你独家就绝不卖给其他人。”
“成,二十两就二十两。”
温稚爽快,掌柜的亦爽快,取了二十两银子递给温稚:“这菜谱姑娘你得写下来。”
“好。”温稚将银子收好,然后取下笔墨将制作工序详细的写了下来。
“姑娘爽快人,剩下的鱼糕我让人跟你去取。”
温稚点头,又交代了一些细节,便带着酒楼的小二回了之前借灶的包子铺那。
此时已到深秋,人来人往的包子铺门口大多人都穿的厚实,唯独宋大宝,一条短了一截的单裤还在穿着。
小萝卜头很乖的守着蒸笼里的鱼糕,小嘴抿着,胆怯的眼神不时张望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