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给他的三百块钱,徐夏阳拿上外套,再度出门。
必须找个法子赚钱!
沿着大街小巷,轻车熟路的直奔自己工作了三年的工地。
之前他在工地做小工的时候,就和工友们闲聊天,讨论过另外的赚钱门路。
摆摊卖小吃,就是所有工友公认最赚钱的小买卖。
都想着等自己干不动工地了,就回老家守着老婆孩子摆个小吃摊赚钱。
尤其是他们工地门口那种夜市。
像是卖炒饭、卖炸串、卖大饼卷肉、凉拌菜之类的小吃摊,生意好的,一晚上的流水都能有上千块!
一个工地,上千号工人每天上下班进进出出,再加上附近都是一些早年间的国营厂家属院,几千号人住着。
这客流量是相当可观的。
只要口味过关,经济实惠,量大管饱,一个月 赚个万把块的大有人在。
当然,摆小摊也需要本钱。
最起码要有一辆配备了燃气罐和厨具的小吃车,还要有一门配方和小吃手艺,最后还要有试营业几天的原材料成本。
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不同品类的买卖,成本也不尽相同。
但最便宜也要个两三千块成本。
就这还不一定确保做出来的东西口味就那么受人喜欢。
万一卖不出份儿,那就是一天天往里赔钱,本钱都捞不回来。
利益和风险并存。
所以即便很多人知道摆小摊赚钱,羡慕眼热,却也很少有人会去尝试。
还是在工地做工,大工一个月能有五千多块稳定的工资,小工也有三千多,最起码够了一家人吃穿用度。
求稳的人永远比勇敢创业的人少。
徐夏阳认知范围里,摆小摊就是他能接触到的唯一一个有可能月入两万的工作。
正好他认识几个工友,工友的亲戚有摆摊卖小吃的。
他准备碰碰运气。
要是能找到人带,就可以很快出摊开始赚钱。
说不定还有希望。
运气好,自己要找的那几个工友正好今天和他一样休班,全都躺在宿舍板房里睡大觉。
睡不着的也是拿着手机在看从网吧下载的视频,解解乏。
一听说他要请客吃饭,几个工友连连推辞。
平日里大家都知道他要供妹妹读书,还是个小工,赚不了几个钱,所以从来也不会撺掇让他请客。
徐夏阳眼见大家不好意思去,顿时也就没有了隐瞒的意思。
直接把自己要回去高中读书的事情告诉了这些个朝夕相处的工友。
同宿舍的工友们每个人都比他大十几岁,平时也没少照顾他。
这一听他说了自己要回学校读书的事情,全都高兴得不得了。
了解他三年前辍学供妹妹上学这件事的工友们全都为他叫好,说他熬出头了,也改为自己考虑考虑了,读书好啊!
他这三年来吃得苦,只有这些工友大叔们看在眼里。
全都真心实意的大力支持他回去读书考大学。
只有没读书出苦力的人才会真正明白读书有文化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他们自己都已经是三四十岁,有家庭有孩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看着他们眼里既懂事又能吃苦的孩子有机会回去学校上学,他们一个个自然是打心眼里开心。
简直比看着自己儿子考上大学都还要更开心!
全心全意帮他想办法。
听说他为了借读费发愁,想要做个赚钱的小买卖。
有亲戚在夜市摆摊的工友大叔二话不说拍胸脯答应下来。
更是直接就带着他去了亲戚在夜市上刚支开的炸串摊子上,五个人点了一百多块钱的炸串,拿了两捆啤酒。
立刻就借着下午的微微徐风喝了起来。
“来,喝喝喝,反正今天休班,正好解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