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杀鸡敬猴(12 / 40)

夸大了。不然,他到手的子弟军,哪可能会这么的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整个天下也知道了,杨林在收编了三万多子弟军后,竟然大败而归。

一众势力的人,都对子弟军的战力产生了怀疑,所有势力已经在蠢蠢欲动。

特别是江潮离开了宁洲府之后。这些势力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夺下靠山村了。

有的势力已经发兵开拔。数股势力开始往宁洲府靠近。目标就是靠山村。

宁洲府的慕容宫得知这个消息后,准备发兵去支援,但是却让东离鹰差人送来的江潮的亲笔信劝退回去。

江潮早就猜到这种可能,不然,他也不会留下三万多的子弟军了。有这么多子弟军在,还怕那些屑小之辈吗!

在得到江潮的亲笔信后,慕容宫只得是死守宁洲府。将希望寄托在江潮能够运筹帷幄下。

江潮也是怕宁洲府丢失,到时想要夺回就难了。既然这些人的目标是靠山村,那他就引这些势力去靠山村决一死战。

哪怕,江潮不在靠山村,他也相信子弟军的战力,以及东离鹰等人的军事才能。

而江潮得到消息的时间,已经靠近了安西府了。只不过,他却并没有进入到安西府。皇帝想要搞事,肯定会找他麻烦。

他早就不将希望放在朝庭上了,就算是过来据敌,他也不是为朝庭据敌,他是为天下百姓据敌。

在安西府和平原府之间,有数座小城,其中以东型关最适合迎战契丹军。

那里之所有叫东型关,是因为这个地方将平原府跟安西府一分为二,想要进入到安西府,就必须得经过东型关。

此关建于两座大山之间,正好扼守住两府之间的通道。契丹军现在应该已经派先头部队占领了东型关。

毕竟,这可是他们进攻安西府的必经之地,如果不能够拿下,只怕很难找到机会进攻安西府。

就算是绕路的话,需要的时间也极长。而且,那一带山高林密,搞不好就要迷路。

不是当地人,根本就不敢绕路而行。

以二万人去守东型关,倒是有些浪费了。江潮分出了五千人,剩下的近一万五千人,则分成三路埋伏在东型关后的几个高地。

就算是契丹军突破了东型关,迎接他们的,将是迎头痛击。甚至会将十几万的契丹军留在这里。

江潮让东离山、南明图、北琼方各领五千军以三个方向呈犄角之势在东型关形成一个口袋状。

自己则领五千子弟军,准备去探一探东型关的状况,如果东型关被夺,他则想办法将东型关给拿下。

就在江潮带领着五千子弟军赶往东型关,剩下的三路子弟军埋伏在关前时。

从安西府的四个方向,各来了三万大赵军,他们是皇帝和郑安调派过来准备拦截江潮的。

只不过,子弟军的行军速度太快,等他们赶到安西府时,江潮已经越过安西府,直接向东型关而去了。

四股大赵军合兵一处,总兵力加起来有十二万之众。他们分别是由四位知洲领军。

皇帝将就近四个洲府的四洲之兵调了过来。目的就是想办法弄死江潮。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江潮交出兵权。以四洲之兵威逼。

如果江潮知道自己一心过来御敌,皇帝不仅不帮忙不说,竟然还在背后使绊子,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黄知洲,陆知洲,陈知洲,此行陛下有令,让我等围住子弟军,再想办法将江潮引来同我等相见,最好是趁机将江潮拿下,再治他一个出战不力的罪名。又或者治他消极殆战之名。陛下说了,生杀任由我等定夺。”

四名碰头的知洲中,其中一名知洲看向对面的另三名知洲道。

“梁知洲所言,我等倒是赞同,只是,那江潮已经去往了东型关,我等难道也要跟着去东型关相逼吗!”

其中被喊着黄知洲的,神色中透出一股耐人寻味之色道。

“是啊,我等说治那江潮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