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现实让人十分无奈(1 / 2)

我收拾完毕,拖着出差的拉杆箱下了楼。已经快九点了,乘机场巴士已经来不及了,只有打的去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了,尽管我清楚的知道打的去机场的车费公司是不报销的。难怪有人说,台湾企业、港资企业和韩资企业虽然在中国号称外企,但老板往往比中国老板还抠门。对此,我是深有领教,有次我出差从山东菏泽回青岛,因为急事座了火车卧铺,花费99元,如果同样坐大巴回青岛的话,要花费130元,台湾老板以我在公司职级只能坐火车硬座为由不予报销。为此,我哭笑不得,心说你这样的老板怎么能做到基业长青呢,这么抠门和小气。

上了出租车往流亭机场赶去,我靠在后座上,慢慢的想着已经走过的路,心潮澎湃……

我的老家在山东菏泽,是个著名的牡丹之乡,在山东是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号称“山东的西藏”,一个菏泽人曾经在网上戏称菏泽除了盛产牡丹和民工外,再没什么特产。1995年9月我高考失意,最后被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录取。大学舍友曾经调侃,我林达是系里唯一一个提着农村的化肥袋子闯青岛的人,因为我来青岛大学报到时,家里没钱买像样的箱包,最后把所有要带的东西统统装到了一个化肥袋子里,扛着就来青岛报到了,活脱脱的像一个进城揽活的民工。

1999年7月,我们经过大学四年寒窗,毕业的时间到了,那一年经济大环境不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很困难,几经周折,我到了青岛一家食品公司工作。而我相恋了两年半的女友胡雯雯,则要回到东营胜利油田就业,胜利油田是山东的央字号企业,薪资福利很好,油田子弟是不可能在外边就业的。从此,我和胡雯雯分居两地,其中的相思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

我就业的青岛那家食品公司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主打产品是钙奶饼干,这个产品在山东非常畅销,很多山东人是吃它长大的。无怪乎,这家食品公司的领导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产品哺育了青岛和山东两代儿童”。

这家食品公司历史悠久,但管理和营销理念也非常陈旧。我先在车间实习劳动了三个月,后分到了营销部。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营销部也有党支部,还配了一位老气横秋的党支部书记。有次书记找我谈心,我以为是交代销售工作,没想到书记上来对我进行了一番革命思想教育,诸如年轻人要好学上进,出差做业务对自己思想上要严格要求,不要嫖娼,不要虚报出差费用等等。最后,我听腻了,找个借口走掉了。书记也看出我有些不耐烦,最后逢人就说林达这个年轻人不求上进,不向党组织主动靠拢。我听了非常好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老古董。

没想到,这家食品公司的营销管理也非常陈旧,还是以前的师傅带徒弟的管理模式,老业务员带新业务员,新业务员拿老业务员一半的薪资。关键管理上还不公平,有的新业务员在公司有关系,进来就能拿全薪,不用拿老业务员的二分之一。并且,有关系的人可以挑选市场基础好的区域市场,没关系的人只能被公司“重用”,去开发新市场和基础差的市场,当然主要是老少边穷地区了。像我这样在公司没有任何背景的人,只能经常被公司营销部领导“重用”,充当“消防队员”和“业务主攻手”,开始负责省区销售基础不好的区域市场,最后被发配到东北三省开发新市场。

我在东北三省努力工作了近半年,销售业绩大有起色,刚开始拿全额奖金。领导又想调我去开发西南市场,我非常生气,这叫什么事,不是拿人当傻逼吗,耍着老子玩,老子不干了,2001年4月我一气递了辞职书。最后营销部领导叹息的说:“小林,你太年轻,我是想多锤炼你,以后让你担任更重要的角色。”我表面说:“谢谢领导,我辜负了你。”心里狠狠的道:“锤炼你NND头,老子这一年多受的锤炼还少吗?别人钱包鼓鼓,夜夜笙歌,老子在东北挨饿受冻。”

离开那家食品公司,我来到了现在的单位,也就是青岛富豪纺织开发公司。我的职责是负责直营客户销售,主要是和公司直接运作的那些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