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演周易圣人出羑里 探宫秘神医进朝歌(3 / 12)

问鼎天下 七姑云中子 18999 字 2024-01-16

伯邑考是姬昌的长子,在其父被囚期间主政西岐。正是费仲、尤浑设计,以准其探父为由,将其诱至朝歌。伯邑考生得风流倜傥,琴瑟一绝,被苏妲己招至鹿台,名为传琴,实为挑逗,遭伯邑考严词呵斥。苏妲己恼羞成怒,反奏伯邑考非礼。费仲、尤浑乘机进献谗言,把伯邑考剁成肉酱,送至羑里故意让姬昌吃食。关于此节,《封神演义》正有描述。

云中子道:“失子之痛,必痛彻心肺。但不能以常人之心揣度圣人之腹,再说西岐地瘠人贫,兵微将寡,怎敢与堂堂殷商抗衡?如果谋反朝廷,岂不自取灭亡?费仲、尤浑大人之忧,不足为虑。”朝帝辛又稽了首,道:“赦归西伯侯,以示天恩浩荡,诸侯尽服,则江山永固。”

帝辛转向比干,问道:“以王叔之意……”

比干,本名干,因被封于比,故名“比干”,乃帝乙之弟、帝辛之叔。帝乙临终之际,曾召两个兄弟比干和箕子商议。箕子建议立长子微子,而比干则主张让帝辛继位。比干说,微子虽为长子,但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虽小,却是嫡子。此言被帝乙采纳,帝辛顺利继承了帝位。比干性格刚正,且有拥帝辛继位之功,历来直言不讳。

比干道:“回禀陛下,臣以为,世上万物各行其道,则万物和合。君行君道,臣行臣道,天下宁靖。数百年来,西岐历代君侯均为朝廷戍守西部边陲,忠心耿耿。西伯侯谋反本无实证,应赦其回归故里。明了天之大道者都被斩杀,岂不让世人讥笑陛下心胸狭小?”

帝辛道:“言之有理。”

费仲、尤浑急道:“陛下万万不可!”

帝辛道:“爱卿勿忧,世上恐怕还没人能挡得住寡人手中的定商刀。”不容费仲、尤浑再辩,问云中子:“道长既是方外之人,因何要救姬昌?”

云中子道:“陛下,《周易》横空出世,我道巅峰再现,此时道中风云际会,难免泥沙俱下。自伏羲八卦产生之日,道中便已伴随正邪之争,不过今日邪道已成组织,打手颇众,正邪之较量格外惨烈。正邪较量之结果,必将涉我国运之兴衰。”见文武百官都在静听,云中子继续说道:“正道者,凡遇乱世,都会挺身而出,助有道明君平定天下,引导乱世复归宁靖;凡遇治世,则教化民众修身养性,依自然之法,追求康健长寿,安居乐业。而邪道则不然,披着道之外衣,假借道术之名,妖言惑众,招摇撞骗,以搅乱天下为己任,频出妖魔鬼魅。此时正是邪道初创不久,若不能将其彻底铲除,而让其邪说流传于世,将会贻害无穷!”缓了缓口气,又道:“西伯侯演卦明易,已是我正道的一面大旗,故贫道力救。”

帝辛道:“原来如此!如需借助朝廷之力铲除邪道,道长尽管言明。”

云中子道:“多谢陛下!正邪之争大多时候战阵无形,借助朝廷剿灭邪道人物,只能得势一时,而不能消弭邪道对后世之影响,何况邪道人物个个身怀绝技,亦非易事。”

费仲、尤浑趁帝辛与云中子搭话,悄悄对了一下眼神,凶光乍闪即逝。这一细微动作,却被云中子瞧了个正着。云中子微微一笑,对帝辛说道:“贫道斗胆,请陛下即刻传旨羑里,赦西伯侯西归。贫道还有一个奢求,请差一上将护送。”

帝辛道:“寡人旨意谁敢不遵,何需护送。”

云中子道:“连通西岐的官道,经三关一河,路途遥遥,贫道担心节外生枝,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西岐在今陕西一带,当时只有两条路连通中原,一南一北,南路为官道,所经之“三关一河”,依次是“天谷关”“地牢关”和“虎威关”,“一河”自然是指黄河。

帝辛道:“着比干王叔监赦,着丹枫将军护送姬昌至黄河渡津。”

费仲、尤浑顿时面色惨白,额上布满汗粒……

神医姜良隐居的神农山,在今河南焦作,距离朝歌不远,传说神农在此遍尝百草,发现五谷和草药。神农山草药繁多,猕猴成群,既有北方山势的雄健,又有南方山岭的秀丽,融雄奇秀神于一体,被誉为“中华绝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