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有客人来了。”
妇人开口喊了一声,当下正在树下看书的周凌回过神了。
“客人?”
周凌抬起头来,将目光落在许卿宵身上,目光中充满着好奇,但也立刻起身以示尊重。
“这是咱们县的官差大人,叫......”
妇人开口,只是一下子忘记许卿宵叫什么。
“许卿宵。”
许卿宵提醒了一句,后者当下讪笑一声,随后继续说道:“是老赵让他给咱们送药来的。”
妇人如此说道。
一听此话,周凌顿时明白,朝着许卿宵温和一笑:“原来是官府的人,来来来,请入内休息。”
周凌十分温和,倒不是官差身份,他是大魏的秀才,在平安县开私塾,地位不差,平日里捕快见到了他也得喊一声周先生。
许卿宵不敢托大。
“先生客气了,只是小小差役而已。”
许卿宵如此说道。
周凌笑了笑,带着许卿宵走进大堂内。
随后直接开口道。
“卿宵小友,想来还有其他什么事情找我吧?”
周凌虽是读书人,但也不是书呆子,看得出许卿宵找他还有另事。
“倒没有什么大事,就是请教先生几个问题。”
许卿宵微笑道。
“恩,你说。”
走进堂内,周凌为许卿宵倒茶。
“如今大魏新朝,女帝登基,对官员管制越来越严格,而且重用读书人,我虽小小差役,但也有一些梦想,
若是未来能当上个捕快,可连一点文化都没有,岂不是显得太过于庸碌。”
许卿宵略显讪笑道,让人感觉很憨厚。
此话一说,周凌顿时笑了笑。
“不错,很不错。”
“你想的很对,如今女帝登基,重用读书人,你虽从事衙役,可你想的一点都没错,未来想要升官,必须腹内有才气。”
许卿宵一番连夸带捧,让周凌很是受用。
而许卿宵也顺势问道。
“那敢问先生,儒道一脉,是怎么划分的?”
“儒道一脉,如武者一般,划分十品,只是儒道想要提升品级,依靠的不是打坐修练,也不是强身健骨,而是才气。”
“才气?”许卿宵有些好奇,“那如何才能拥有才气?”
“儒者想要获得才气,有三种办法,第一种便是读书,所谓读万卷书,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种办法,则是书写文章,诗词歌赋,不过需要得到天下人观摩,所以一般来说都是要著书,当然还有个地方可以积攒才气,那就是科举之地。”
“至于这第三种方法,就很高深了,是悟道,若能顿悟,一朝半圣,若不能顿悟,一生于此。”
周凌说出儒道体系。
许卿宵有些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