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窗外的人来人往。不觉起,茶已经喝了第六壶,时辰已经快中午了。
“掌柜的!上好酒!剁盘牛肉!”一个粗狂的声音从道长身边的桌上响起。
“来了~~~~~”跑堂的应声,小腿跑得飞快,喝酒吃肉的人少,但卖酒卖肉挣的钱多。
道长转过头,一个长满络腮胡须的黑大汉正在坐下,那一桌的茶客已经走了,黑大汉喊着把手中的一根烧火棍靠墙放下,又将包袱扔在桌上,包袱落在木桌上发出闷响,显然细软黄白之物不少。黑汉子抬起头刚好看到道长清澈注视过来的眼神。
黑大汉看着仙风道骨的白云道长突然感觉很亲切、很熟悉。不由的起身对着道长抱拳行了一个礼。道长拂了一下拂尘,微笑点了一下头,算是回礼,又转过头望向窗外。
黑大汉坐下伸手捏起跑堂端上来的牛肉片子,往嘴里一塞,大口咀嚼起来,又想到不知为何会对道士行礼。不由得嘿嘿笑了几声,摇了摇头,又大口喝起酒来。
白云道长看天色已经中午,于是叫了几个馒头,要了一碟咸菜,就着茶水,把午饭将就打发了。
吃罢又坐了时许,不见镇上有何奇异的事情发生,也不见有面生道缘的人路过。心想不知缘在何处,与其坐等,不如走走,打听一下有否新生的婴儿或需要收留的孤儿。于是叫过跑堂的付过茶钱,又仔细的看了一眼大吃大喝的黑汉子,如有所思的缓步走出店外。
虽是已过中秋,太阳依然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城外道路上的行人极少,路边的树林里,知了拼命的叫着“热死了~~~热死了~~~~~~”
白云道长顶着烈日,沿着路向前走去,每遇分岔路口就随意挑一条路走。走了大半个时辰,前面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道长走到河边,鞠一捧清水,润润唇,抹了把脸。走到水边的一颗大树下盘膝闭目而坐。
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道长睁开眼睛,看到三人穿着官服骑着三匹高头大马,从道路上急驰而过,向白云镇奔去,一路荡起铺天的尘土。
“无量天尊,又要改朝换代了?”白云道长想到:“改朝就得打仗,打仗就要死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每次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又有多少因果报应,又有多少生死轮回,哎~~~~”
白云道长起身摇了摇头,拿出水囊在小河里换了水,起身向远处走去。走过了几个村子,太阳已偏西了。再往前就是鹤鸣镇了。传说以前这里很荒凉,有仙人下凡回归天庭时,骑着仙鹤从这里飞过,仙鹤在此盘旋鸣叫几声,荒凉的土地开始变的肥沃,从此人烟开始稠密,变成现在的小城。鹤鸣镇是一个比白云镇大了许多的小城,有城墙,衙门,少量的守军。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城墙。
远远地看到鹤鸣镇的城门前面围了黑压压一片人,吵吵嚷嚷,夹杂着喝骂声、哭声,白云道长紧走几步上前。
城门前围了很多人,有几个官兵、捕快站在城门前,对每一人进行检查搜身,割破的米袋,扔了一地的衣服,旁边还有几只鸡和鹅在边上漫步,甚至还有一头小猪在城墙角“哼哼~~”的不知道拱着什么,总之一片狼藉。
太阳以偏西,不赶紧回家就得走夜路了,(古时候新鲜的蔬菜吃的很少,缺盐少碘,大部分人都有夜盲症和白发病,人易显老。)一群老百姓,有推车的、牵牛的、背包袱的、有进城的、有出城的、混乱的挤在一起,只有一顶轿子和几个轿夫在边上静静候着等着进城。被检查的有的被打开的包袱,东西不小心散落了一地,又被别人践踏,咒骂起来;有的急着出城,往前使劲挤,把别家的小孩挤痛了,小孩子“哇哇~~”的哭起来;官兵和捕快大声喝骂的维持秩序~~~~~吵吵嚷嚷。
白云道长手持拂尘道了一句:“慈悲。”细细看过众人,就站在进城的一堆人边上,闭目养神起来。
“道长,”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白云道长张开眼睛。
“道长,奴婢有礼了,”一个俊俏的丫头看他睁开眼睛,对他道了一个福,说:“我家主人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