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皇城之内,哭声喊声,连成一片,每个人都是泪流满面,也不知道是真哭还是假哭的,都是两泪涟涟的悲戚样子。
除了两个人,一个是静静跪在那里,不知道因为想什么而眉头紧锁的如梦公主,以及另外一位是挂在房顶大梁上的李欢。
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好歹你还要做做样子吧?
可这两个家伙就是没心没肺的在那里杵着。
李欢知道,原来朱元璋死了。
而且,就在昨天晚上,燕王朱棣下狱了。
这场宫廷政变,怕是要开展了吧?
靖难之役,这个留给历史一个谜一样的存在,也就是从今天开始的吧?
可是,对于现在的李欢而言,一切都显得淡而无味。
此时此刻,他只是想保护好如梦。
这个痴情又可怜的女孩,李欢再不愿看到她受到哪怕是一丝的伤害。
因为心中有愧,亦或是对自身的残缺,李欢不愿意露面,只是想暗中保护她。看着一身金丝龙袍的朱允炆跪在灵柩前面悲痛欲绝,而芸芸众生也嚎啕大哭。
李欢发现,自己好像在冷眼旁观,好像是再用一种高高在上的眼光去俯视。
是的,是在俯视,仿佛高高在上的神仙,在观看卑微的生命一般,无喜无悲亦无欲。
这种想法一旦出现在脑海,李欢不由的产生了无限恐惧,难道修真了,人就会变得冷血,变得没有人性了吗?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一定是这样的,李欢用这样的借口来安抚自己。他不敢往那方面想,他害怕、恐惧……
不知道过了多久,可是天已经黑了。
如梦才在宫女的搀扶下向外走去。
李欢也身形连闪,跟在后面出了灵堂。
此时,整个皇城内,灯火阑珊,像是遍地开花的星火。正好与天上的群璀璨遥相呼应。
看着如梦进了公主府,李欢这才安心的回去自己的房间。
也就在李欢与如梦走后,身为新皇的朱允炆下了一道圣旨,释放了燕王朱棣,让他前来祭拜朱元璋,以慰其拳拳孝心(其实,传言,燕王朱棣此时已经疯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燕王朱棣没有疯,都是装的,他一接到圣旨,就连夜逃跑出城去了……靖难之役的序幕终于揭开了。
日子还是平淡的过着,李欢依然在修炼,如梦依然在绣花。
转眼三年过去了,如今已经是建文四年了。
又是一年春柳绿,可是整个皇城,却笼罩着哀怨的死灰色---燕王朱棣造反了,已经打到了京城之外。
城破,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
明太祖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也就是在这一天,如梦时隔九年,终于再次来到了李欢的住处。
此时,李欢正在品茗煮茶,见到如梦到来有些意外。
“你怎么来了?”李欢疑惑地看着如梦。
“少爷,我们走吧?”如梦温柔地看着越发女性化的李欢,眼中的柔情与怜惜不减反增。
虽然李欢不让她喊自己少爷,可是她却固执地喊着,每每的,看到李欢,她就会感觉到幸福,也只有在这时候,她才会幸福。
她无时无刻不想来看看李欢,可是又害怕自己的少爷,那个心高气傲的少爷会心中难受,所以她一直忍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那么九年不见呢?
此时此刻,知道历史走向的如梦,知道靖难之役即将愈演愈烈,皇城也将成为燕王的猎兽场了。
她生怕李欢因此而遭难,于是赶忙跑过来,想要带着李欢离去。
“走?去哪里?”李欢疑惑地问道。
“离开这,我们去闯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