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好友生隙(1 / 3)

三栖谍王 高桥云珊 3925 字 2024-01-17

第7章好友生隙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决定为战死通灵山之役的凌浩然将军举行公祭大会,他的遗体暂厝中山大礼堂。

乔某陪着凌剑飞回到他家的时候,先一步得知消息的凌府已经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灵堂,以供各界吊唁。乔某实在不忍目睹凌府上下抱头痛哭的惨景,默默离开了。

回到自己家里时,天色已暗,乔府大门口停着父亲的福特轿车。开门的管家老韩头一看见是他,赶紧道:“少爷,您可回来了,老爷都等不及了呢!”

“等我干什么?我有脚不晓得回呀。”乔某心绪极差地回了一句。

“听说凌……”

乔某挥手打断他,径直往天井里走去。迎面一个长相标致却显得有些富态过了头的贵妇小跑着过来了,嘴里直叨叨:“小祖宗,你终于晓得落屋了,你爹急得在那跳脚呢!”

乔某“哦”了一声说:“我刚从凌府回来。娘,爹是准备过去?”

乔母道:“那是自然啰,你爹跟凌将军关系极好,生怕落人后。”

正说着,一位五十余岁一看即知混迹商场身着长褂的男子打玄关露了头,身边一左一右两位年轻妖娆的姨太太相伴。乔老爷一见宝贝儿子回来了,连忙喊道:“彬娃,快快,快陪我去凌府祭奠凌将军,迟了可是大不该。”

父亲与凌浩然是多年的莫逆之交,乔某虽不情愿,也只得陪他走一遭。在车上,乔老爷乔鼎善便直埋怨儿子不懂事,应该陪着剑飞守夜的。乔某以“见不得哭哭啼啼的场面”应付过去。

车子离着凌府还有段路程,路边停满了各式小车,搞得此路不通了。乔某陪着父亲一路走过去,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比肩接踵,而更多的普通民众则被调来维持秩序的警察全拦在了凌府门外。一名抗战将军的英勇殉国,不仅博得各界的景仰,更重要的是激励了广泛的抗战热情。

夜渐深,吊唁的人群仍川流不息,直至午夜时分,考虑到丧家俱已心力交瘁,凌府门前才清静下来。

凌剑飞安抚了母亲和父亲的几位姨太太睡下,和留下来的乔某在后花园里一圈圈地默默无语地走着。

乔某实在是忍不住了,横身拦住他的去路,说:“有啥别憋着,能不能跟我说说。”

岂知他这句话引得凌剑飞热泪长流,竟捂了面哽咽道:“你不知道,我觉得,觉得父亲的死就好像山一样倒了,倒了!”

顿了顿,乔某才开口道:“是啊,父亲就是儿子心中的一座山,连我的心里都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可我同时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失落,你父亲他固然死得英勇、壮烈,却并非死在他该死的地方。”

凌剑飞的眼里掠过一丝失望,接着他的话说:“按照你一贯的逻辑,我父亲应该死在东北,死在上海,死在南京,那才叫死得其所,对吧?”

挥了下手,乔某说:“今天我不跟你认真,也不跟你理论前方后方的问题。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重庆这个弹丸之地人满为患,鬼子扔一颗炸弹,比别的地方要多死几多人?为什么会这样?自食其果呀!现在再喊什么抗战,来得及吗我的同学?”

凌剑飞当即义愤道:“我跟你的冲突就在于,事已至此,事已至此我们就不抗战了?就任由鬼子横行肆虐把整个中国都占了去?”

为他的气势所迫,乔某连着退了几步,直挥着手说:“早干嘛去了?能至于此吗?我真为我们这个国家悲哀,为我们的人民悲哀……”

凌剑飞忍不住打断他道:“你这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要拿到亮处宣扬,非治你个汉奸罪!”

忽然,从他们身旁的树荫下走出一个人来,惊扰了争得脸红脖子粗的这俩好友。凌剑飞扭头一看,是父亲身边的参谋长王岩,知道他或许听到俩人的争执,便有些不好意思地叫了他一声“王叔。”

这王岩脱去了军装,换上一身长衫,还颇有些文人的范儿,一顶礼帽压得低低的也没遮得了他头缠的纱布,右手曲端着,似也受了伤。他为何遮掩伤情这副打扮?这事儿呆会儿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