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3)

—自己为了夜袭分明跨了一匹黑马,何时骑得家中那匹白马来?

然而,来不及思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名只裹着破袍子的鲜卑人明显是听到了动静,也从眼前的营帐中慌慌张张的跑了出来。

公孙珣抬手一砸,长槊的矛尖便划开了此人的半个胸膛,但他并未继续用力结果此人,而是转手一抽,用矛尖逼得哀嚎不断外加血肉模糊的这个鲜卑兵往莫户袧的那个方向跑去。

“驱赶败兵跟着此人,我们沿途放火!”韩当哪里还不明白,也是立即大声呼喊,临时改变了战略。

“弓箭不要射腿,不拿兵器的不要杀!再来几人与我一起驱赶马匹!”

就这样,三十余骑各自行动,竟然趁着火势成功驱动后营百余残兵破入中军!

卢龙楼上,看到敌营自后方起火,骚乱一路蔓延到中军大营,俨然已成沸腾之势。

公孙昭看的是目瞪口呆,幸亏有公孙越在他身旁大声呼喊代为指挥。

再加上卢龙塞毕竟是边塞重镇,塞中兵马也算是精锐,所以在一开始的紧张后还是迅速的动员并行动了起来。

先是要塞中的那个骑兵曲打起火把,自正门而出,直奔数里外的敌军大营,俨然呼啸间就能接敌。

随后,整个要塞亮起灯火,自东到西,便是两侧数百米外的云楼与梅楼也都灯火通明了起来。

这是全塞动员,就连云楼和梅楼的兵卒也都接到命令,全数往此处支援了过来。

不过,紧接着,公孙越还是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麻烦——竟然没人愿意领步卒出城接应!

道理很简单,敌方大营已乱,骑兵再不济也可以奋力穿营而过,然后去敌营后方的柳城、阳乐,总是不怕没退路的。

可是步卒呢?

如果敌人反应过来,反压回来,城墙下的步卒该怎么办?

开门接应?

别胡扯了,这里是卢龙塞,是河北的咽喉重地,就算是外面的人死光了也不能当着追兵的面冒险开门,否则河北平原一马平川,是要出天大乱子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折腾了这么一阵子以后,从军司马到下面的几个主要军官全都看出来了,这真正的上官公孙昭是被自己侄子推着来到这地方的,此番夜袭根本就是有些人自作主张!

既然如此,胜了倒好,万一兵败又如何呢?

自己几人都是朝廷命官,何必要为此去赌上性命?

“卢龙塞中上千军士,竟然只有区区三十个勇士吗?!”公孙越急的几乎面目狰狞了起来。

远处敌营的骚动已经到了中军,不用想都知道,此时肯定已经有不少汉人俘虏趁机往这边来了,而自己兄长还陷在敌营中,如果没步卒接应的话怎么办?

“叔父!你是右北平长史,卢龙塞中上下都归你调度,还请速速点将!”

几名曲军侯和军司马赶紧各自把脑袋别了过去,而公孙昭竟然喏喏不知所措……俨然是无能加窝囊到了极点。

至于公孙越,虽然气急,但终究是年轻,也不知道该如何才好。

但就在此时,一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一直跟在公孙昭身后的青衣小吏,忽然闪出,跪地请战:

“主忧臣死,右北平长史属吏程普,虽不才,愿领兵出塞,为国杀贼。”

一时间,满楼侧目。

“足下叫程普吗。”

公孙越看着眼前方脸的青年吏员,忍不住微微动摇了一下,真的可以把兄长的姓命托付给这个升斗小吏吗?

可是,看着一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族叔,此时又无人能用,年轻不能服众的公孙越似乎也只能选择相信此人了。

“正是。”这个叫程普的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小吏,面对着代替本郡长史指挥若定的公孙越,以及塞内外如此突兀的局势,他却能全程保持镇定姿态。

“那好。”公孙越抬手指向了外面已经沸腾的敌营,厉声喝问道。

“程普,我给你两曲步兵四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