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急躁,我相信先生自有想法。”李世民打圆场。
深深地看了眼李世民,林炎陷入了沉思,“现在大唐跟突撅正打得火热,我突然组织人力,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惊动朝廷,也没办法自行处置这些突撅俘虏了。”
意识到这一点,他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应付朝廷了。
不单单是这些俘虏,就连林炎和那些义军也将面临被朝廷支配的结局。
按照大唐国法,禁止豢养私兵,自发组织的义军也不能长期维持。
而林炎这种情况,明显是功大于过,虽然不会被严厉制裁,但是也要被收编,或者责令他遣散。
不过,按照他的表现,八成会被朝廷收编。
“收编就收编吧,反正这也是我理想的发展方向,但收编是一方面,我不可能会让朝廷完全掌控我。”林炎暗作计较。
作为一名地球穿越而来的后世人,他对大唐的政权结构和发展进程,有着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这种帝王一手掌权的独裁时代,对于官僚阶级和军队的管控十分严苛。
做不好,说你没用,做的太好,又有功高震主的风险。
而林炎以后的要走的路,明显是军政方向,他不想被朝廷过于节制,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主动,方能稳立于不败之地。
这时李靖收起仪刀,淡然道:“我认为,你怎么想都没意义,要如何处置突撅俘虏,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朝廷手中。”
李世民不置可否,微微一笑。
但这一笑,就表明了他的态度,非常认可李靖的观点。
林炎犹豫了下,笑了笑说道:“你说的我都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让朝廷来决定如何处置这些突撅俘虏确实是上佳之选。”
“先生很聪明。”
李世民反手就是一个赞,又问道:“请问先生,今后有何规划?按照你的能力,应该不会呆在这大山里种田吧?”
“我最理想的安身立命之处是长安,但我不灭突撅终不还!”
……
又跟林炎交涉一番后,李世民才带人离去。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自从离开恒山之后,李世民都没有提及如何处置那些几千个义军。
林炎站在地头上,开口道:“枭姬,传令下去,等收完庄稼,让所有义军遣散,只保留那三百个虎贲军。”
孙尚香不解道:“主公为何要遣散义军?没了义军,咱们如何跟突撅对抗?”
“你别总想着跟突撅干仗,就算要打,也不能只靠半桶水的义军,上战场不是他们的宿命。”林炎沉着道。
“我明白了。”
孙尚香应声退下,前去执行军令。
看着阳关方向,林炎陷入了沉思中,“现在的皇帝李渊是难得的贤君,以后也能成为流芳百世的帝王,我相信他的安排,会让我非常满意。”
七天后。
一千亩小麦全部收完,经过晾晒后,最后囤到了粮库。
小麦加上玉米在两年间的收成,按照平均亩产一千三百斤合算,总共五百二十多万斤。
除掉两成的消耗,还剩三百五十万斤存粮,约等于三万多石,足够让十万大军消耗大半个月了。
当然,条件有限,也不能全都吃细粮。
紧接着没多久,雁门关那边就有一万唐军精锐过来,将三千突撅俘虏带走。
“叮!宿主赠送三千突撅俘虏,获得一万点积分、一万积分大礼包的奖励!”
跟唐军精锐正是交接突撅俘虏后,系统向林炎发出提示。
全真派,内院大殿里,正在举办一场祭祖仪式。
身为全真派田产的最大“股东”,林炎受邀前来参拜。
“林炎哥哥,你什么时候去跟突撅打仗啊?”一名穿着黑纱道服的秀美少女走来。
她名叫褚云娇,现年十八岁,全真派掌教的小弟子,身姿高挑,生有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