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荣归故里(2 / 3)

朱立诚郑诗珞 锦猪 3786 字 2023-06-05

要知道,当年高考时,朱立诚可是宁丰县数学单科状元。

“我们家婷婷也不错啊,这学期又是年级第一!”朱立诚指着墙上的奖状说。

朱家的这面墙,真是一面荣誉墙,上面贴满了兄妹三人的奖状,常常被村里的大人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什么时候,你能拿回朱国良家的一个墙角来,我就说你能耐!”

“立诚啊,你的工作是怎么安排的?”朱国良看着儿子问道。

听了这话,全家人的目光刷的都集中在了朱立诚的身上,就连空气也仿佛凝固了一般。

“今年分配优先照顾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经学校推荐,我被分到泾都县委办。”朱立诚字斟句酌的冲着答道。

哦,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在华夏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官本位的思想非常浓重,有机会当官当然是最好的出路了。虽说在县委办工作并不意味着就当官了,但升斗小民们谁又有谁会关注这些呢?至少有这样的机会不是。

只有韩春秀还在小声的嘀咕“怎么没有分到宁丰县委办的?”

朱立诚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什么时候报到?”朱一飞问。

“7月12日去泾都县委组织部报到。”

“你可记牢了,到时候别忘记了!”朱国良不放心地说。

“爸,你放心,妈就是忘了您的生日,也不会忘记立诚报到的日子的。”朱一飞开玩笑地说。

“爸、哥,来,喝!”朱立诚高高地举起了酒杯。

这个夜晚,朱立诚学成归来,即将进入体制内,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第二天,朱立诚一觉醒来已经日上三竿了,父亲出去拉货,母亲下地,哥哥上班,小妹也去学校补习了。

赤膊的朱立诚低下头来,看看腹部那引以为傲的六块腹肌,这可让死党张扬、李常乐羡慕不已的,一个鲤鱼打挺跃了起来。

洗漱完之后,揭开锅一看,里面照例是稀粥、煎鸡蛋,恍惚间,朱立诚仿佛又回到了那忙碌但却令人难以忘怀的中学时代。

当年,每天两只煎鸡蛋,是父母能给予他最好的早餐。每当看见小妹那溢出唇边的口水时,朱立诚总是乘父母不备,悄悄地夹起一只鸡蛋放进妹妹的碗里,并把它埋在碗底,然后连忙示意妹妹出去吃。

这是多年来,朱家兄妹俩之间的一个小秘密,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也不会忘记。

吃完早饭,朱立诚伸手打开那台曾经让朱家引以为傲的黑白电视机。

记得当年,全生产队只有两台电视,村长袁天培家有一台21寸的彩电,当时那可是了不得的高档货,但却因“侯门深似海”,却很少有人光顾。

于是,朱家的这台熊猫17寸的黑白电视机,就成了个稀罕物,每天天一擦黑,大人、小孩就早早的来抢占地盘了。母亲则总不忘和前庄王嫂或后庄的李妈,唠叨每月那多得吓人的电费。

拨了一圈电视频道之后,朱立诚也没找到一个能看的节目,只好悻悻地关掉那老掉牙的电视机。

朱立诚决定去村头逛逛,刚出家门,就看见在村东头理发店的陈大爷。朱立诚连忙称呼一声:“陈大爷好!”

“原来是立诚啊!”老头一阵打量,才看清站在眼前的是谁。

“大爷,抽烟。”朱立诚恭敬地递上一支红塔山。老头接过烟,放在鼻前一嗅,连声说好烟。十块钱一包的红塔山在当时确实是好烟了,农村人一般只抽两块多的双塔。

朱立诚,给他打着火,老头用力地吸了一口,慢慢地吐出来,再用鼻子吸回去,开口问道:“你不是在应天上大学吗,怎么回来了?”

“我毕业了。”

“毕业了啊,工作安排在哪儿呀?”老头又猛地吸了一口。

“在泾都县委办。”

“好啊,当官了啊!以后,你可要多照顾照顾小山啊!”老头说道。小山大名叫陈学斌,是陈老头的孙子,和朱立诚穿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