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他,当务之急,就是自己的身边,必须要有一群真正信得过的内侍。
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有些事情,也才能按照自己的真正意思行事。
人心难测,系统既然给出了这个任务,大概率这个曹化淳也不是原本崇祯皇帝所想得那样。
那能用的人手,会有谁呢?
崇祯皇帝第一时间想到得是,立刻找来王承恩。
这个在后世最有名的,和崇祯皇帝有一起上吊交情的太监。
不过很快,这个想法就让他给否了。
因为王承恩出自曹化淳门下,人心如何?
会不会因为蝴蝶效应的变化而有变化?
他不敢拿自己的安危来测验。
如果有更妥当的方法,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曹化淳接了旨意,匆匆离开。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赶去内阁。
而只是对身边的一名小宦官低语了几句而已。
此时的内阁,首辅是刘宇亮,此时的他,在出京督师的路上。
目前的内阁中,就只有杨嗣昌、薛国观、方逢年等人。
曹化淳身边的那名小宦官去了内阁,趁人不注意把辅臣杨嗣昌勾了出来,带去僻静之处见曹化淳。
“不知曹公相邀,所为何事?”
杨嗣昌一见到曹化淳,便带着恭敬低声打招呼道。
此时的曹化淳,是为崇祯皇帝最亲信的人。
特别是去年时候,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首辅温体仁,私下弹劾曹化淳和外臣钱谦益勾结时。
崇祯皇帝没有选择相信温体仁,反而把奏章给了曹化淳看。
由此,温体仁被曹化淳暗恨在心,多年的首辅被他瞅准时机一举扳倒,摆官去职,再无翻身之日。
因此,是个人都知道,曹化淳一定不能得罪,要巴结好!
曹化淳看着自己手下的小宦官在外放风,他便露出一丝笑容:
“咱家刚得皇上口谕,卢象升官复原职,且令高总监全力配合卢象升指挥战事。
大概再有半刻钟时间,咱家会到内阁传旨。”
大明的圣旨,正儿八经,百官都承认的。
是圣旨由内阁拟出,司礼监用印。
而崇祯皇帝这道旨意关系重大。
如果只是中旨出的话,万一被人顶回来就可能会耽搁时间。
因此,曹化淳接了崇祯皇帝的口谕之后,便要到内阁传旨。
此时,就见曹化淳说完之后,便向杨嗣昌拱了拱手,而后便自个走了。
杨嗣昌听了一愣,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要知道,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要实现,卢象升就是块绊脚石,之前好不容易搬开了。
如今竟然又要重新成为拦路虎,这让他心情能好就怪了!
离得远了一些,曹化淳忽然又停住,对跟在身后的心腹小宦官吩咐道:
“以后杨阁部给的孝敬要加倍,少了不收。”
“是,老祖宗!”
那名小宦官连忙答应一声,而后似乎自己也有想法,便试探着问道,“那其他阁老呢?”
曹化淳一边往前走,一边低声回答道,“其他人不变,薛蛮子是块臭狗屎,不会给的,不用管。
之所以提高杨阁部这边,是因为咱家觉得皇上以后会不喜他。
我们要操心的事情多了,那孝敬自然要比其他人多,明白么?”
“老祖宗英明,孩儿明白了!”
那名小宦官一听,恍然大悟,连忙回应道。
曹化淳听了,神态如常,没再说话了。
就这事情,平常地很,交代下去了也就交代下去了。
而此时的崇祯皇帝,感受到窃听种子的反应,把曹化淳的说话都反馈了回来。
只见他的面前,出现了曹化淳的图标,金色边缘,一闪一闪地,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