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真龙下凡(2 / 3)

兆,难道真的是老天爷给自己送来了真龙天子?或者说这仅仅是一个巧合?不过,异人宁愿相信是真龙下凡,也不相信这是巧合。

既然异人认定这是老天爷送给自己的真龙天子,那他将来就要肩负重任,统一天下,恩泽四方的。那么,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这名字一定要霸气,否则如何来显示真龙天子的威严。

异人非常痛恨政治,因为他是政治角逐的牺牲品,但是他又向往权力。因为有了权力,就会至尊无比,受万人瞩目,八面威风。

那该给儿子取名叫赵政,还是赵权呢?赵权不好,容易让别人谐音为赵犬。

“政,赵政。”异人失声叫道。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政治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要像子这样半辈子庸庸碌碌。

其实,异人本来是秦国的王孙,是皇族贵戚,但怎么会沦落到赵国呢?这还要从当时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时代说起。

异人本来是秦国秦昭王的孙子,也就二十出头,当国王,他从来没有想过,只想在秦国当个王爷什么的,过过没有战乱的生活,就心满意足了。但天不遂人愿,当时是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各国在结盟时,为了表示剖心置腹、遵守盟约,便互派质子。

表面上,质子的地位非常尊荣;实际上,质子是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国与国之间一旦翻脸,首先遭殃的对象就是质子。何况各国之间,翻脸和翻书一样,今天才歃血为盟,说不定明天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尤其,赵国一向是抗秦联盟合纵的倡导者,异人在这里作质子,等于随时有把刀架在脖子上,两国有丝毫的风吹草动,首先就会拿他来开刀祭旗,或沦为阶下囚。

当时,秦国是战国时的七雄之一,异人的祖父秦昭王听取了丞相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按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互换人质表示真诚。

秦国派到赵国的是异人,因为他在秦国的地位并不很高。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即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异人又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在中间,不是长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选人质时便选中了他。

就这样,可悲的异人被派到赵国做质子,因为地位不高,秦国的贵族几乎要忘记他了,生活费用不能及时兑付,他的日子日子过得很苦,没有什么新衣服,就那么一身已经缝补多次的黑色老羊皮袍,住的府第也比较破旧。

那日子苦过得得说起来都是泪啊。

此刻的异乡邯郸一片肃杀,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可言。自从长平战败后,赵国就没有缓过劲来。好几十万的壮劳力就那么没了,这放在当时的哪个国家都够喝一壶的。

看看窗外,天色已经临近傍晚,阴沉沉的天空还飘洒着鹅毛般的大雪,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可老天丝毫没有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越下越起劲。掰指算算,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见到太阳了,阴沉的天气在本已经战战兢兢的人们心头又撒了一把盐,毫不留情地拿走人们残存的最后一丝快乐。

城外的夜,是冰寒而沉静的。天地间,似乎所有的物事全停止了呼吸。偶尔一些夜间活动的小动物偷偷跑动几步,重又隐入黑暗之中。邯郸城内的灯火次第亮起,给大地带来片片暖人的气象,但点点星星的灯光却将满天的云霾衬托得更加沉重。高高的城墙虽然把战场的血腥挡在了外面,但却无法抹去战争带来的深深印痕。昔日繁华的邯郸已经开始慢慢萧条,这就是战争,不仅要死伤无数的将士,还会把国家的经济拉入低谷。

平时大街小巷,行人往来络绎不绝,如今却是路人稀少,全都躲在屋内烤火取暖了。只有一些家园被毁,无家可归的人和野狗,蜷缩在墙角屋檐下面,等待着死神的悄悄到来。 凛冽刺骨的北风刮平地面的雪,混合在天空下着的雪,将整个邯郸城变成白茫茫一片。

“老天爷,我也有儿子了,我儿子将来肯定要结束这乱世,老天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