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舌辩(1 / 2)

北宋权贵 徐方范雍 1891 字 2024-01-27

听到这两个字,周大儒脸色一下变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竟然敢拿太祖来反驳自己,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

要是继续说武人祸国,那就是诽谤当朝太祖,那是杀头的重罪。

可要承认武人没祸国,不就证明自己错了吗?

沉默半晌,周大儒厉声斥责道:“徐方,你放肆!我朝太祖乃是圣人,岂能和那些莽夫相提并论。”

“既然我朝太祖是圣人,那先生,那唐太宗而也是吗?”

“如果唐太宗是圣人,那汉太祖应该也算是武人出身吧?据说他还骑在儒生头上撒尿呢。”

徐方每抛出一个名字,都让周大儒感觉自己的心肝都在颤抖,这些可都是帝王。

“你住嘴!”周大儒恼羞成怒道:“住老夫说的是武人祸国,此都乃是圣君,明君!救万民于水火的明君,不可与莽夫相提并论!”

徐方心里窃笑,嘴上却没有停下来,而是扮出无辜状,接着问:“先生此言差矣,若按先生这么说,那您的意思是说狄青将军也是莽夫吗?”

整个私塾彻底哗然了。

狄青现在可就在本州,刚与辽人大战获得了大捷,民间如今一片赞誉之声,要是说狄青将军一句不是,那出去可是要戳断脊梁骨的。

“你……”周大儒浑身颤抖,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一口气背不过来,竟然昏死了过去。

“不好了,先生昏过去了!”

“快来人啊!”

呼救声传遍整个徐家大院。

刚外出办事回来的延边伯徐元听了个正着,连忙和佣人一起朝私塾赶去。

私塾内已然是乱成一锅粥,徐方忍不住摇头。

这老头也太不禁说了吧,自己只不过抬了下杠,这就气昏了,也太脆弱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在几个佣人的簇拥下进入私塾。

来人是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穿着一身华贵丝绸的中年人。

徐方一眼认出是自己这一世的便宜老爹,延边伯徐元。

他竟然回来了。

在徐方怀疑间,就听见徐元朝周围问道:“周老夫子是怎么了?”

“伯爷,别管怎么了,先救救人吧。”

……

在众人忙碌下,周大儒终于被抢救了回来,只是面色还十分苍白,嘴唇哆嗦着,重复道:“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啊!”

“周夫子,您到底是怎么了?”徐元忙将周大儒搀扶入座,问。

“延边伯啊。”坐在木椅上,周大儒虚弱的拱手,道:“老夫昏聩老朽,实在难以胜任先生一职,请允许老夫辞职。”

“周夫子,切莫如此啊。”徐元一听就急了,周大儒可是他花重金聘请的先生,颇有名望,这样辞职,要是传出去人家还不得说他们延边伯府不事斯文呢,连忙朝私塾众人严厉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说!”

机会来了!

徐长业心中一喜,连忙出来道:“禀父亲,是徐方把先生气昏了。”

“伯爷,是徐方顶撞先生。”

……

整个私塾矛头纷纷指向徐方。

“徐方?”注意到角落的徐方,徐元眉头一竖,闪过一道诧色。

他回来的路上也听过自己这个一直不重视的儿子为伯府争光的事,怎么就把先生给气昏了呢?

虽然对这个儿子近日表现感到惊艳,但众目睽睽下也不好偏袒,徐元板起脸,问:“徐方,可是真的?”

“是,父亲。”徐方没有反驳。

“徐方,你虽为我伯府立下一功,但这也不是你居功自傲的理由。”说到这,徐元戛然而止,开始为难怎么处理了起来。

徐方大功初立,处罚太重,不免会寒了他人的心,可处罚太轻,要是落了个轻慢文士名声就不好了。

“延边伯,您不必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