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此时杏儿已经吃的开始揉着小肚皮,陈姜氏也已经吃好,剩下的一些黄豆野菜和半罐子鱼汤都被陈旭稀里哗啦的一扫而空,放下碗,他才抹着嘴巴问。

“我知道,马大伯家有斧头?”杏儿立刻嚷嚷。

“那我过去看看能不能借到!”陈旭站起来往外走。

“旭儿你想做什么?”陈姜氏赶紧问。

“娘,我们家的房子快倒了,屋顶也破了,我想趁着天晴修理一下,不然下雨就没办法睡觉了!”陈旭解释说。

“早去早回!”

姜陈氏叮嘱一声,看着陈旭的身影在院子外面消失,眼圈儿微微有些发红,似乎突然之间儿子真的长大了,开始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而这个家必须有个男人,才能支撑下去。

还没走多远,陈旭就看到一个中年人领着个娃娃过来,正是马二伯。

“小旭~”马二伯看见陈旭,几步上前拉着陈旭的手说:“我看你娘是真的好了,你还真会看病啊,那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马二伯的儿子叫二喜,嘴里含着块饴脯,仰头看着陈旭,“小旭哥哥,你好厉害呀。”

让这一大一小这么一说,陈旭也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了。

可谁知道这一松口,路边不少人都看到了,不到十分钟,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

一些人身体有些疾病或者不舒服,都围在他身边询问有没有药可以治疗,弄的陈旭哭笑不得。

村子不大,人也不多,年年战乱导致老的基本上都死绝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个都没有,而青壮年的男性也并不多。

马大伯马二伯两兄弟算是运气好,当时秦楚之战的时候,逃进深山躲了几个月回来,发现秦国已经把楚国吞并了。

至于陈旭的老爹和牛大石的老爹,两人同时被抓去当兵,然后都没回来,村里其他家的情况也差不多。

整体来说就是男少女多,基本上以妇女儿童为主,因此十岁以上的男孩子,基本上就成了村里的主要劳动力。

想有个会治病救人的,那简直是凤毛麟角。

足足半个小时后,陈旭才跟着马大伯离开,借到一把斧头回家。

又是夕阳西下的光景,陈旭知道,生活在这个地方,注定一辈子会贫困潦倒穷到盐都吃不起的地步,而且随时都可能面临着死亡。

如果好好好发展,必须离开这个偏僻的山村去大城市。

去接触更多的人,去了解更多的事,去收集更多的信息,才能在十多年后改朝换代的巨大动荡之中,觅得一条活路。

但这条路,得一步一步的走。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家安排好,然后出去好好看一下。

去镇上,去县城,去南阳郡城,甚至咸阳都城,用两千年的文化积累找到自己该走的路,在乱世之中好好的活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陈旭没有去河滩上给农田除草,而是晚上去河里下鱼篓捕鱼,白天就去附近的山腰砍树。

他已经想过了,种田在各种繁杂的苛捐杂税之下,永远都吃不饱穿不暖,因此他需要挣钱。

他问过马大伯了,如今集镇上的粮价大概是四十钱一石,差不多三十公斤。

盐是一斗十钱,一斗差不多后世两千毫升的体积,不到三公斤。

而且秦朝时期虽然重农抑商,但盐铁这些东西,还并没有像东汉开始由国家专营,其他的生意更加没有限制。

当然政府不鼓励经商,经商的税收非常高,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认为商人不事生产,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对国家没什么好处。

但只有陈旭知道,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富强,商业发展才是必由之路。

种田只会越种越穷,当商业高度发达的时候,种田才能赚到钱,农民也才有种田的积极性。

时间一晃三天过去,陈旭手上磨出几个大血泡,身上也挂的到处都是伤痕,不过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也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