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恍如梦境(4 / 5)

郭笨聪帝姬 南宋记忆 6721 字 2024-02-14

"、"林教头"、"高太尉"等等;倒是在民间百姓间,常有"奴"、"大"之类的称呼,例如"哎呦,西门大官人,可想死奴家了",虽是如此称呼,却丝毫没有"奴隶"、"奴才"的意思,只是女子的一种常见自称罢了。

对于民间的百姓,见到地位较高的贵人时,偶有自称"小人"或"小的",例如"小的见过卢员外""小人乃是这山中的猎户",等等不胜枚举。

到了满清入关之后,后宫终于制定了严格的称呼规定,例如妃子必须自称"臣妾",宫女自称"奴婢",太监则称自己为"奴才"。

这种从清朝开始的奴性,几百年植根于中国人心底,一直到了郭笨聪所在的那个年代,即使表面上看不出丝毫迹象,其实早已深入人心。后世的电视剧中,无论是秦汉唐宋,还是三国两晋,只要有官员出现,"大人""小人"不绝于耳;但凡有宫廷的戏份,"奴才""奴婢"随处可见。可惜那些导演、编剧、制片,从未认真地考经据典查证一番,竟然误导国人视听数十载。

且说郭笨聪,随着听琴走入船舱,四下望去,却见舱内一片整洁,原本混乱不堪的局面,早被太监宫女们收拾得干净。郭笨聪终于有机会将龙舟内部仔细打量。

眼前这大厅极为宽敞,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宫殿,在其内部举行一场篮球比赛,亦是绰绰有余。厅内有台阶直通二楼,又有向下的台阶,可达地下室。

眼看着听琴走下台阶,郭笨聪忙紧跟身后,心中暗自想道:"原来我"爷爷"郭长发,这个堂常的兵部尚书,竟然没有资格住在二楼,却住在了地下室?"如此稍一分神,却发现听琴已走得远了,忙加快步伐,紧紧跟上,又转了几个弯,终于停在一个房门前。

听琴道:"公子,这便是郭尚书的房间了,公子请先进屋,我去取衣服。"郭笨聪忙道:"有劳姑娘了。"

走进房间,四下打量之后,却发现这房间甚小,不过窗户倒是挺大。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大海。房内除了一张书桌、一张床、一套洗潄用具之外,再无其它家俱,更未见到郭尚书的日常用品,想是早已有人清理过了。

眼前所有的一切,简陋之极,不过仔细想想,却也合情合理。这船虽是龙舟,但其建造的目的,却是用来逃亡。倘若将所有的奢侈品俱数备齐,反倒像是豪华游艇了。试想一下,众人在仓促之下匆忙出海,又怎会将龙舟布置得如皇宫一般呢?

房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又有敲门声响起。

郭笨聪开门一看,只见听琴手中捧着一个托盘,盘中放了一件青色的长衫,再看她容貌,更显俏丽,一双眸子有如夜空明星,洁白牙齿有如编贝,神色间虽显镇定,却是惊慌未去,口中说道:"公子身材高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衣服,就请将就着吧。"

郭笨聪听她这一说,顿时想起自己还是一身后世装扮,在旁人看来,显是古怪之极;还有,他的双肩包一直未曾放下,更是引人注意。想到此处,郭笨聪忙接过衣服,道了一声谢,转身进入房间,将那些衣服全部摊开,放在床上,却发现长袍下面竟有好几件衣服。他也不知古人究竟如何穿衣,但相来这些衣物当是一整套,穿起来应该容易。

过了好一会儿,郭笨聪终于更换了全套宋人服装,又将自己那套运动衣服收起,正要塞入双肩包,忽然又见床上还有一片布条,也不知有何用处,将其随手拿起,便要揣在身上,却又发现宋朝的衣服竟然没有口袋。

正在这时,门外又传来听琴的声音:"公子可梳洗好了?丞相有请。"

郭笨聪大声道:"请姑娘稍等,我这便来。"也不及仔细收拾,将那运动衣随手塞入双肩包,四下查看一番,又将背包塞进床底的一个小柜,然后走出房间。

听琴对着郭笨聪端详片刻,看他手中仍拿着那片布条,奇问道:"公子为何不带上发束?"

所谓"发束",就是男子用来扎头发的布条,古时又称"头巾"、"包头"。

"发束"的称呼始于唐朝末年,宋时极为流行。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