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蜀道难(2 / 3)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崎岖狭窄的山岭之间,一条狭窄栈道,有若长蛇一般曲折蜿蜒的倚挂在陡峭的悬崖绝壁之上。

抬头不见其顶。

俯视不见其底。

满眼苍翠只能听见虎啸猿啼和流水轰鸣之声。

胆小之人双股战战几不敢迈。

一支上百人的商队,驱赶着十数头矮小的骡马,前拉后赶,正叮叮当当行走在狭窄险要的栈道之上,曲曲折折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前面的人已经转过山崖半腰消失不见,后面的尚在崖底等待前行。

而作为唯一一条可以通行的官道。

既有北行入秦的山民,也有南下巴蜀的行商,来去交错之际,在一些仅容单人匹马而过的狭窄位置,整个商队不得不寻找宽敞处停下来等待,有时候这一等,就是半个甚至一个时辰。

此时,悬崖半腰一处栈廊之中,一个身穿短褂短裤芒鞋的小道士,正气喘吁吁的趴在摇晃的栏杆上揉着屁股大声吟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若说李太白的诗词尚且有豪迈之意,然当其亲身经历,便只有呜呼哀哉之叹。

这完全就不是人走的路。

太几把难走了。

其实不能说走,只能用爬来形容。

三天时间,竟然只走了不到一百里,这里距离故道县城,还有三分之一的路。

想想十几年后刘邦就是通过这条破路带领数万大军攻入咸阳的,方云不得不佩服古代的人真特么的都不是人,都是属爬山虎的。

而两世为人从未爬过这么多山的方云,感觉自己已经快累成狗了。

唯独感谢的是这副小身板,竟然跟着大部队一路还坚持下来了。

累,但还没到崩溃的地步。

至少他现在还有闲情逸致的吟诗一首。

其实略知历史的他也知道,唐朝的栈道可比此时的栈道好走多了,因为唐朝曾经大规模重修入蜀的栈道,大部分地方都是凿山开路,不是如今这种随便在悬崖上打几个洞,塞进去木头搭建的悬空栈道。

最主要的是这条路因为大秦最近十多年都在征讨六国,抽调了大量粮食和民力打仗,这条路年久失修,许多地方都开始腐朽垮塌,修修补补勉强能够通行,走在上面悬空而行,左摇右晃提心掉胆,刚开始的时候他几次都吓的差点儿尿裤子。

好在为了维持他小仙师的形象,还是强忍着恐惧,抓住骡马的尾巴跟上没有掉队,当然,少不得胡宽和随行的禁军帮忙搀扶,还有那些翻山越岭不惧劳苦的山民说笑着帮忙缓解恐惧,这才慢慢熟悉这种恐怖的赶路方式。

“小师兄大才,这首诗形容的极妙,宽要把它记录下来,回京师之后颂于同僚听闻。”

胡宽同样毫无形象的瘫坐在栈廊之中,脸色苍白的擦着满头的汗水赞叹。

其他随行的脚夫和禁军武士,皆都不通文墨,对这爬山吟诗毫无兴趣,但对于小仙师闲暇讲述的几个神话故事到底兴趣盎然。

“小仙师,就不要吟诗了吧,还是继续讲先前那个白蛇传的故事可好!”一个矮壮的商队护卫大声说。

“正是正是,小仙师的故事真正好听,听完一段赶路都有精神。”

“可不是,若是有神仙施展法术帮忙,我等也可以腾云驾雾直接飞去京师,也不用如此奔波劳累了!”

“腾云驾雾就别想了,我怕你是想和那蛇精快活一下吧!”

“嘁,那法师法海不都说了么,人妖殊途,岂能成婚,你看小仙师不就讲到许仙被现出原形的两条大蛇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