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考试(1 / 2)

肖伟叶生 书生路 2230 字 2024-02-25

翌日,申不害便安排了肖伟同大部分想进入内院的学子一起考试。通考试者,成为内院外门的弟子,不通过或者留在外院继续学习,等学友所成报效国家,或者直接回家,就算留在此地十年,等下一次考试,也过了最佳的修炼年纪。

用过了早餐,肖伟便来到了,南平书院的考场,这是一个可以坐落千人的大殿,摆满了一张张书桌,是外院的教学之地,肖伟来时前排已无位子。也没有在意,随意在后排找了个位子做了下来。

片刻之后,一个古稀之年老者缓缓的走到大殿中间,宣布时辰已到,考试开始,并宣布了几条考试的戒律,大体是交头接耳者,试图抄袭者一经发现取消资格。

试卷下来时,肖伟看了看,嘴角一扬,笑了一下,试卷大体取自上诸子经典,不明白进内院的考试为什么是考这些诗词经典,不过对于自己来说倒是件好事,自己十岁便成为秀才,十五岁中举,特别是从那日湖边异变后,对诸子经典的理解更是深刻了许多,虽不敢和当代大儒比肩,当是通过这小小的考试该是不难!

试题前面都比较简单,都是述说对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中庸、大学等里面的片断的解析,例如第一题就是对《庄子》中“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见解!

大意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

很多人一看第一题就乐了,每个人都露出笑意,考场略显轻松,大部分人都直接写上了朝中大儒的见解。

肖伟思考了一下写上了“鱼最希望的是遨游在大江大湖中,即使彼此谁都不认识谁!”

不过渐渐的大家就笑不出来,因为有的题目越来越难答,已经有点偏出学子门能理解的范围了,比如有一题出自上古黄帝的《黄帝阴符经》:对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德,万变定基注解。

黄帝阴符经传说是上古黄帝编译的古籍,讨论的是成仙之术书中已有注解!自从大乾独尊儒术之后,子不语怪力神论变沦为主流,此书也被列为禁书,因民间流传甚广无法全部销毁,当观看被发现者处流放,所以大多学子并不知晓。

若是原来的肖伟自然不知道和解,当自从上次自己在湖边昏迷过去,醒来之后,便对神仙只说产生了一点兴趣,家中几本的禁书中刚好九幽黄帝阴符经,而他却是刚好看过,不由大呼侥幸,南平书院在其眼中也神秘了起来。

其后的问题肖伟也从容不迫,一一答出,直至注解的最后一题取自《荀子》的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故意答错,他不想过于引人注目。盏茶功夫他已完成。抬头看时,有人抓耳挠腮,有人揪发垂首,有人抬头望天,有人闭目苦思。

他略待片刻,按规定将试卷翻过来扣在桌上,缓缓起身,离开了考场,早点去吃午饭,准备下午的文章考试。

不得不说南平书院非常的有效率,早上考完的卷子,午饭后就放榜了,肖伟看着榜单,一阵唏嘘,千多名的学子只于二十人,肖伟因一题的答错刚好吊在车尾,看着身旁大多一脸沮丧的学子,感觉有点侥幸。

午时过后,肖伟再次来到了考场,早上人满为患的考场已经人去楼空,只有寥寥二十人,监考之人也已经换了,这次是一个中年人男子,白衣青裳,腰间配着一方古玉,身上书卷气息比起早晨那位古稀之人更甚。

中年了走道前台说道:“你们能通过早晨的考试说明对神鬼之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叫叶弘,是外门执事,如果你们能通过,就都将进入外门!”说完便把试卷一一分发了下去。

下午的题目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考得是中庸之道,限时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其实非常短暂,通常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