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1 / 2)

赵志钢一走,院子里只剰下刘端仙和李罗锅两个人。天快到晌午,刘端仙给蛇王李罗锅做了碗汤,稳稳地端上来,轻声唤道:“师父,我给您做了碗参汤,热乎乎喝下,身子骨就会有力量。”

李罗锅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唤他,坐起身来,一口气将一碗参汤喝下,袖子一抹嘴的功夫,顿觉热血上涌,满面彤红,睁圆双目,怪异在屋子里张望。

刘端仙“嘿嘿”一声冷笑,知道好戏该开始了。

原来,这刘端仙是个跑江湖的游医,学些邪门歪道的医术,一生梦想升官发财、出人头地。他听人说,在蛇山深处,有一个蛇王叫李罗锅,深藏蛇山之宝,便奔他而来。可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头子缄口不言,什么宝物也没探听到。眼见其身体每况愈下,不知哪日一命呜呼,就会把一切秘密带进土里。他不能再这样傻等下去,就在参汤之中加入他配制的迷魂汤。但凡人喝下这迷魂汤,不能撒谎,不会隐瞒,叫他说啥便全盘说出来。现在药力开始发作了,蛇王的意识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

刘端仙轻声唤了一下蛇王:“师父,师父,您老人家身子这么差,总不能把蛇山秘密带到棺材吧,您说是不是?”

李罗锅目光呆滞,楞楞道:“是,你说得极是。”

“那就跟我细细说说您身边这条红顶蛇好吗?您为何总是对它另眼相看,它身上有何秘密?”

“你是说红顶蛇吗?好,我就说给你听。”

“太好了,师父,那咱们就开始吧。”

“这条红顶蛇可是蛇山的镇山之宝。”

“它宝在何处?”

“那一天也说不完。”

“那不急,您老人家就慢慢地说来,我把它记下来。”

“不用记,我这有一本书,都记在上面。”

刘端仙见这蛇王果然诚实,没问到的也说了出来,心中又是一喜,忙问:“书在哪里?”

蛇王把手伸向怀中,掏了半晌,拿出一本破旧发黄的书。

刘端仙接过书本一看,书皮上写到《蛇山秘录》四个字,里面记录的都是蛇山的秘事。

“哎呀,这可是天大的宝物,您这书是哪来的?”

“这是我师爷留下来的。嘱咐我,此书不能传外人,否则,后患无穷。”

刘端仙眼珠溜溜转一圈,盯着蛇王,轻声道:“我知道了。我是您的徒儿,不是外人,对不对?好了,您累了,躺下睡一会儿吧,睡着了,您的病也就好了。”

“好吧,我睡一会儿觉。”蛇王爽快应道,躺倒便呼呼打起酣声。

现在,刘端仙有足够的功夫来看这本书。

刘端仙慢慢将书翻开几页,见上面写道:“蛇山每百年出一蛇,浑身墨绿,额头有一红珠,珠随蛇长,此为蛇仙、至宝。其蛇身五脏六腑皆为宝物,取其心,鲜活食之,可以长生……。”

刘端仙激动得颤抖起来,这书中所说,难道就是这炕上之蛇?他凑近小木箱子,向里面看了一眼,小蛇警觉地将蛇头探起,眼盯盯的看着它,蛇头有一红点,宝光闪烁。

刘端仙重又捧起书往下看,下面文字很长,详细记录着红顶蛇的奥秘,可他太过激动,两只手都哆嗦起来,看不下去了。

刘端仙飞快地转动着两只小眼珠子,沉吟半晌,然后,小心将书揣进怀中,将装小蛇的小木箱用床棉被包裹好。好了,现在有一书一蛇足矣。他到这里来,就是要探寻蛇山的秘密,现在宝物到手,再没必要留下来,他要远走高飞了。不过他还要稍等一会,要等那小孩子赵志钢。他要斩草除根,不能把那孩子留在蛇山。

刘端仙回头看了一眼李罗锅,蛇王正酣声大作;出了房门张望一番,山林一片寂静,看不见小刚的影子。他着急了,再过一会儿,蛇王的药力一过就会苏醒过来。再则,那小刚虽才八岁,可他不知为何,还是有些怵驴孩子。那小子总是用鹰一般的眼睛看着他,还有他手里那弹弓,他见识过,几乎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刘端